<返回

2016清华设计学术周“建筑之本原 哲匠之精神”上午半场

    主题:2016清华设计学术周“建筑之本原 哲匠之精神

    地点:清华大学蒙民伟音乐厅

    时间:2016年10月12日 上午

    庄惟敏:尊敬的各位来宾,各位学者,各位建筑师朋友们,老师们,同学们大家上午好。

    首先请先允许我介绍一下我们的嘉宾和主办方,本次设计周的主办方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建筑学院联合主办,也作为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建院70周年系列活动之一。

    感谢各位嘉宾的莅临,下面隆重介绍一下我们的嘉宾。

    (介绍嘉宾)

    此外在这里我还要感谢合作企业,这些公司对我们这次的活动给予了大力的支持,让我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因为学术周的活动非常精彩,上午有很多主旨发言,在这里简短说一下,下面请嘉宾致辞。首先有请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陈锋司长,有请。

    陈锋:尊敬的庄惟敏先生,各位来宾,各位老师,各位同学大家上午好。我个人非常高兴能够来参加这么一个学术周的开幕活动,我也代表教育部发展规划司,代表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向这个学术周的开幕表示热烈的祝贺,也代表这两个单位向清华大学建筑设计院一直以来对我们工作的支持,为在学校建设这个领域,为对国家做出的贡献表示感谢。

    这个学术周的主题是非常好的主题,大家都知道我们现在国家经济发展进入到了一个新常态的阶段,新常态的阶段就是说最重要的表现是整个经济建设的速度下来了,也包括基本建设的速度下来了。在这样一个时候,其实是需要我们更多的思考建筑设计本身很多自身它的本质性问题,就是这次会议的主题,是思考建筑的本原。

    总书记在今年大会上讲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建筑的初心是什么,建筑设计的初心是什么,也是需要在这样一个历史发展转变的阶段去思考这样的问题,才有后面的创新,才有后面的创新发展,才有整个建设的事业,建筑的事业,建筑规划设计的事业,更加科学健康的发展,也才能让这个领域为国家的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我是一个外行,但是我参与了很多学校的建筑工作,对这个行当来讲是外行,在我理解里建筑是一个与人类同在的事业,它是关于人类存在的空间的一个理论、科学、技术、工程和艺术。所以它是跟我们人类的存在本身是同在的,是永恒的一个事业。所以这个事业需要我们用一个更长远的眼光看待这个事业的,所以在经济进入新常态,建设的速度慢下来,建筑这个行业,甚至不像以前那么红火的时候,我们更多需要思考这个事业对于人类发展的意义,对于我们中华民族未来发展它应该做出什么样的贡献,这是我的第一个感想。

    第二个感想,我们是做学校建设的,其实建筑的设计对于学校的发展,对于教育的发展,同样是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为不仅是学校教育一个重要的载体,而且本身构成了教育的元素。建筑,校园环境,空间环境,是带有育人的功能。实际上我们现在学校建设面临两个挑战。

    第一个挑战,随着中国的教育,从过去规模的发展,转到提升质量的阶段,我们就面临一个题目,我们怎么去建设好学校。我们讲从教育发展讲,从有学上,到上好学的转变,从建设角度讲变成有学校到建设好学校的转变。什么是好学校?基本的东西,第一怎么样更加注重人文的东西,让学校像一个学校。第二我们怎么注重学校的绿色发展。第三怎么注重学校的智慧发展,人文、绿色、智慧,是学校建设的三大主题。但其实也是整个建筑设计的三个当前非常重要的主题。但是要把三个主题真正落脚到学校的建设上,它会有一系列的理论问题、科学问题、技术问题、工程问题,对我们来讲仍然是一个非常巨大的挑战。

    第二个问题,我们不仅面临现在怎么去建设一所好学校,而且随着科技革命、技术革命的变革,整个教育的形态和学校的形态都面临巨大的冲击,其实我们还面临一个问题,未来的学校是什么样子的,这是我们看不清楚的东西,也是整个建筑设计这个领域同志们需要从我们学校建设工作者角度来讲,需要大家去参与和研究的问题。

    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一直在学校建设这个领域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我们期待清华大学建筑设计院能够更好的发展作用。

    第三个感想,清华是中国一流学府之一,在这个大学的旗帜下如何在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建筑这个领域真正走创新驱动发展这个路子上做什么样的贡献和探索,十三五规划讲了非常重要的两句话,第一句话叫科教融合,第二句话叫产教融合。其实清华建筑学院也好建筑设计院也好一直按照这个路子走过来走到今天,但是在新的发展时代背景下,我们怎么样在中央提出来的科教融合和产教融合的道路上,我们有更多的创新,我们对于国家的建筑设计领域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对于整个人居环境的改善,对于整个生存空间的改善,对于学校、医院这些公共建筑的改善,做出更大的贡献,是我们所期待的事情。希望我们能够共同努力,一起致力于推动这个领域的创新驱动发展,为国家做出更大的贡献。谢谢大家。

    庄惟敏:非常感谢陈锋主任的致辞,其实他的致辞脱稿讲的特别好,也点明了这次设计周的主题。接下来有请德国驻华大使文化参赞郝志强先生给我们致辞。

    郝志强:尊敬的庄教授,尊敬的陈主任,女士们,先生们早上好。我非常高兴今天的主题研讨会受到那么多欢迎,也感谢主办方的邀请在这边发表演讲。接下来几天会非常精彩,多元化,我也非常高兴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跟德国建筑交流联合会能够共同合作,而且在学术周的背景之下能够举办针对中国大都市的创新形成与环境规划的研讨会。这次的研讨会也获得了德国环境部的支持,所以对此我也表示感谢。

    非常高兴也是德国德方举办了一个展览会,也就是当代建筑德国制造展的展览会。女士们,先生们,我们学术周的主题跟德国也息息相关,如果对德国稍微有一点熟悉,对德国的历史稍微有点熟悉,知道在二战一直到1945年,德国很多的建筑物遭到了破坏,但是很多人不太了解的是在二战之后还有很多德国尤其是古老的建筑遭到了破坏,因为当时要建筑很多功能性的新的建筑物来支持当时德国经济的发展。在七十年代的时候发现了破坏古老的建筑物也会失去我们一部分的身份认同。所以这样的背景之下,当时开始对古老的建筑物进行装修和维修,我也非常幸运的,因为我当时长大的建筑物就恰好在德国的一个中世纪老城区,这个建筑物是在1698年建设起来的,是德式建筑风格的建筑,而且在七十年代也得到了进一步的装修,也使用了很多新的节能的改造和设备。

    德国的德式半木建筑物风格是德国的一个建筑风格,可以给城市和居民带来他们自己的身份认同感,所以很多人其实也对这样的建筑物和城市做出自己的贡献,希望城市和建筑物能够变得更加绿色,更加清洁,更加环保,这个肯定跟德国不断繁荣增长有一定的关系。我们这样的方式是否能够照搬到中国,我不太清楚,我认为中国和德国的历史也有很多共通点。所以我觉得德国的专家和中国的专家在这边进行良好的对话,讨论建筑的任务和讨论如何能够促进创新城市和环境的发展,尤其是在中国的大都市我想我们在这样一个主题之下,在这边聚在一起,并不是一个巧合,我祝今天的研讨会和学术周圆满成功,希望大家得到新的启发。感谢。

    庄惟敏:谢谢郝志强先生,我们都很了解德国建筑师包括德国的政府,在开拓中国和德国之间的文化交流以及建筑交流方面,做了很大的努力。用清华建筑学院和设计院来讲,我们长期以来一直和德国的建筑院校有紧密的合作关系,像慕尼黑工大等等著名的建筑院校,有师生之间的交流,我们有聘请德国的教授,作为我们的客座教授,一起推动专业教育的发展。在建筑设计层面,我们也和很多德国建筑师事务所有过合作和交流,大概也就在上个月,德国的事务所GMP刚刚在我们这里办过一个小型的展览和一个论坛。我们相信今天也是一个契机,就像参赞先生讲的那样,我们会进一步推进我们和德国方面的交流,并以此作为一个经验,我们更多加强和世界各国的建筑学的交流,不仅在建筑教育上,在建筑实践上,来进行推进。

    接下来有请德国联邦建筑师学会BAK副会长来给我们致辞。

    BAK:女士们,先生们,我和25位建筑师共同在一个非常具有创新性的建筑师事务所工作,我们非常荣幸参加你们的建筑学术周,来到最名知名的清华大学,中国对我们来说具有特别的吸引力,它的文化历史技术,在全世界受到我们的广泛尊重,中国经济发展迅速,在建筑方面发展非常快,城市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建筑发生巨大的变化。

    尤其是08年奥运会以及上海2010年世博会给中国的建筑带来了极大的推动。基础设施方面有巨大的投资,建立了场馆、博物馆、大学、新校园,这是在欧洲不存在的。整个城市拔地而起,重新设计。我们发现这些大规模的项目是非常具有吸引力的,对我来说这是不仅大的项目,而且小的项目,包括恢复中国古代建筑风貌的项目都非常具有吸引力。

    比如所谓的茶胡同建筑,这样一个建筑风格在威尼斯展览当中已经有所体验。同时我们也看到有一些非常具有浪漫气质的建筑,在这个美丽的国家有这么多的漂亮的建筑,对于德国建筑师而言,中国是一个非常具有吸引力的地方,是一个充满机遇的地方,作为规划者我们和他们可以进行很好的合作。德国建筑师联邦商会建立了一个建筑学方面的交流网络,这是在15年以前,它的目标是支持建筑师到国外去发展,到国外与同行进行合作,支持国外同行的活动。

    这个网络促进与国外建筑师的合作与交流,因此我非常荣幸,我们现在能够在中国第二次开展网络活动,2010年我们就在中国开展了一次活动,作为上海世博会的一部分。现在这个网络再次来到北京,参加清华大学的建筑学术周活动。我们有新的项目和新的设计,作为一个大学的教授,我们在文化交流方面非常积极,我们的学生来自于世界各地,通常班上会有二三十个学生来自于中国,作为一个大学教授我知道有时候比较难于理解不同文化,不同的做法,因为两国的建筑传统、文化有很大不同,但是我想如果我们经常开展这样的活动,如果我们能够恪守我们的主旨,就是建筑之本原 哲匠之精神,我们有这样的精神来改善我们各个国家的生存状况。如果我们能够以这种精神为人类服务,正如刚才的领导所说的那样,我们就找到了共同点。我们作为职业者的交流,将会非常具有成效。

    我想最重要的并不是技术,从技术方面讲当然是重要的,最重要的问题是人们如何在城市里边和平相处,居住在城市,我想在这个方面可以进行很多的交流与合作。我作为德国建筑师学会负责国际事物的副会长,我知道这种联合的活动,国际交流是非常重要的,我们相互包容,相互接受,因此我将会非常积极致力于德中两国之间的建筑交流。我和我25位同事将非常期待未来几天的对话和交流,当然我也希望我们的展览能够成功,非常感谢你们。建筑给全世界带来房屋,这是我们需要共同做的事情。谢谢。

    庄惟敏:谢谢,同时我们也知道在21世纪之后,我们更多的城市建设和建筑设计方面都体现着德国制造的精神,所以我们并行开始的一个德国制造的展览,大家可以在里边领略到更多的这方面的成果。我很高兴今天在座德国方面的嘉宾里边有我在UA的老朋友,BAK致力于推进全球的建筑师的职业交流,这个先生在UA下面帮助我们推进职业推荐导则资深的专家,很高兴他今天能够到场,在这个层面也更加证明了在德国方面是一个全方位的关注城市,关注建成环境,关注建筑和我们居住品质这样一种思想。接下来有请中国建筑学会原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周畅先生给我们致辞,大家欢迎。

    周畅:各位尊敬的来宾,各位同行大家上午好。很高兴参加清华设计学术周,我首先代表中国建筑学会对今年的清华设计学术周的开幕表示热烈的祝贺。

    一年一度的清华设计学术周已经成为设计学术界与产业界的盛会,大家在这里总结经验,分享知识,共商发展。我个人已经参加了几次清华设计学术周的活动,感到一次比一次好,一次比一次成效显著。相信今年的清华设计学术周同样会取得更好的成果。

    如同大会的名称,这是一场关于设计和学术的盛会,实践与学术是建筑学不可分割的结合体,它是一支脱胎于大学高等院校的团队,植根于学术研究与学术实践的紧密配合,对于产学研的结合有着天然的优势。在这里我们可以将实践界的最新经验与学术界最前沿的成果结合起来,相互验证与比较,从而推动整个建筑设计行业的发展。

    另外今年清华设计学术周的主题是建筑之本原、哲匠之精神,参加过去年的朋友们应该还记得,2015年的主题是新常态、新设计,众所周知新常态是习近平总书记对于我国现阶段经济发展特征的提炼总结,是对改革开放以来经济与社会高速发展的再认识。在一定的物质发展积累基础之上,在内涵与质量上,寻求对于国家认同与人民生活的提升。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个人认为今年清华学术周的主题是在去年主题基础上的延续与发展,在新常态下,我们建筑行业应该思考的问题就是如何重视中国传统文化的内观态度,思考有中国特色的当代建筑的形式逻辑与精神内核。

    我的另一个感想,哲匠这个词代表两个方面,即思考与行动,设计工作它的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在行动中总结,在行动中思考,并以更为理性的态度积极行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建筑业在几十年的高速发展和建设中取得了相当多的成就。但是前几十年的高速发展中也缺少一个认真的总结和反思,而今天的新常态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新的机会。因此我们有必要重新考虑建筑的本原问题,探讨基本原则,还有行动加思考的哲匠精神,还有完整体系和价值观。因此建筑之本原 哲匠之精神,是新常态思维的继续,也是时代赋于建筑设计行业的机遇和挑战。而清华设计学术周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恰当的平台,来分享与交流。我相信各位建筑师的相互交流与碰撞,会进一步提升关于建筑设计路径的思考,希望通过这样的学术交流,能够让大家的设计之路走的更好,使整个建筑设计行业的发展步子迈的更坚实。在此我祝2016年清华设计学术周圆满成功,谢谢大家。

    庄惟敏:下面有请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执行总建筑师邵韦平先生致词。

    邵韦平:尊敬的庄院长,尊敬的各位来宾,各位老师,各位同学大家上午好。很荣幸作为一名普通的职业建筑师受邀请参加2016年清华设计学术周的开幕仪式,以及建筑之本原 哲匠之精神的学术活动,在此我谨代表建筑师分会对本次论坛的顺利召开表示祝贺。

    清华大学设计院依托清华大学百年学府具有深厚广播的学术科研和教学资源,他们秉承精心设计,创作精品,超越自我,创建一流的奋斗目标,成就了一批杰出的行业领军人物和设计大师。完成了许多工程,已经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建筑经典作品。

    同时清华设计院基于职业使命和专业铃响始终秉承学术为先导的思想,持续搭建像今天这样的学术平台,为国内外同行朋友开展广泛诚挚的交流合作,为行业共同进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短短的数十年中国的城市建设,伴随经济起飞,也在飞速发展,生活节奏不断发展,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我们的生活思考方式,表达工具,也应接不暇的变化着。在这样快速的时代背景下,清华设计学院学术周以建筑之本原 哲匠之精神为主题,让建筑师能够回到建筑的本真一面,抛弃形式、符号、象征,追求建筑的永恒之道。让本土建筑界的经验得以反思,思想得以启迪,学术得以进步。现代技术笼罩了生活的世界,但是我们对它潜在的起源,发展过程中以及文化影响下的方法仍然认识不清,经常被假设所迷惑。

    我曾经看过清华校友李世桥的书中曾经谈到,如果建筑师还有任何值得珍惜的本行技巧,那应该是建构表达能力。这个能力能够把建筑师带到现代文化生活中,从而创造出更多元和健康的建筑作品。好的建筑不可能没有细部,这些细部通过思考,新技术和新材料的建造方式得来的。

    每个人都可以用声音制造声音,贝多芬对于词语和声音的建构,创造出经典的音乐。今天的中国建筑渴望创新和成就,但真正的创新来源于符合中国实际的现代学术框架,这是一个新的反思。是对我们曾经的设计理论和实践分离的反思,是建立在高质量、建造技艺上的自豪和荣耀的推崇,如果没有这些,我们今天中国建筑建造的繁荣,对建筑师而言不会出现与这个时代相称的真正的复兴。

    我相信借助学术周今天这样一个平台,在清华建筑学院和建筑设计院的支持下,通过我们广大专业人士的交流、总结设计经验,启迪设计思想,提升我们的学术水平,从而真正推动我们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最后希望这场学术的盛宴为我们这个行业带来新的声音,预祝本次学术论坛圆满成功。谢谢各位。

    庄惟敏:谢谢,下面有请清控人居巩固集团有限公司副董事长吴晞先生致辞。

    吴晞: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各位建筑师朋友,媒体朋友大家上午好。欢迎各位出席由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主办的2016年清华设计学术周主旨论坛。

    建筑之本原 哲匠之精神,建筑场所是人类行为的容器,作为人类主动营造的对象,它又是精神的载体和文化的象征,并有其内在的构建逻辑。现代主义之后,技术的进步赋予了建筑更大的可能性。人们开始担心文化意味的消失,在马尔格里夫给作弗兰普顿序写到当建筑师所面临的挑战是在关注建筑艺术构建的同时不削弱价值和能力。如何能够在探究建筑本体呈现的同时,不忘表达建筑形式的意义。

    中国在短短的几十年中,迅速的从计划经济转向消费社会,随着生活方式的多样化,营造物质类型的手段日益丰富。建筑的象征意义被扩大了,模仿取代了设计,建筑本体被弱化了,内在的构建逻辑被表面的形式所替代。显然马尔格里夫所提出的问题在当代具有现实的意义。

    今天建筑之本原 哲匠之精神为主题的2016年清华设计周正式开幕了,各界精英齐聚一堂,共同探究建筑之本原,重提哲匠之精神,再次审视当代建筑师的角色和任务,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013年清华大学组建了清控人居集团,把从事环境保护、城市规划、建筑设计、室内设计和文化创意方面的企业组成一个集团。目的探讨和解决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各种问题,以清华大学科研、实践为平台做美好人居的缔造者。

    我们期待各位嘉宾的发言,能从不同的角度来探讨和阐述对设计出现的各种问题,让思想的火花和智慧的结晶不断升华。在建筑形式游戏日益泛滥的今天,重新把建筑作为具有本质意义的载体去思考,通过我们的共同努力,推动并促进建筑设计学科的进步和发展。在此请允许我代表清华控股集团和清控人居集团对本届活动的圆满成功表示祝贺。谢谢各位。

    庄惟敏:谢谢吴晞先生,诸位一定也了解了,今天前面的几位发言虽然是代表我们各个主管部门,包括我们行业,包括教育部,事实上他们都站在一个很高的高度看待今天的建筑,看待今天的设计,以及看待今天所面对的挑战。在这里我也花一点时间给大家介绍一下这次设计周的背景。

    建筑,就像前面几位嘉宾所讲,它是承载着人类的行为,但同时也承载着人类的精神。因此建筑形式中既包含文化的象征性,又有其自身的建构逻辑。工业革命以来,在工业与技术赋予建筑形式无限可能性的同时,其文化的意味却渐渐的消失了,这种消失引发了人们的担忧。而在今天的中国,近三十多年的快速发展,随着生活方式的多样化和营造手段的日益丰富,建筑的象征意义不断扩大了。这种夸大给我们今天的城市带来了千奇百怪的印象,在这个过程中,模仿取代了精神再现,建筑的本原逐渐被消解,内在的逻辑被表面形式所淹没,这的确提醒了我们在建筑形式可能性的同时,我们绝不能忽视建筑的建构性。在尝试建筑各种象征意义的同时,还需要不断探究建筑的本体呈现。

    在这个背景下,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举办的2016年清华设计学术周以建筑之本原 哲匠之精神为主题,邀请业界精英共同发扬思辨,与技术结合的哲匠精神,探寻建筑的本原,审视当代建筑师的角色和建筑学的基本任务。希望通过我们持续不断的努力,在中国建筑界得以反思,思想得以萌发,学术得以进步。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1958年成立以来,依托清华大学规划设计水平名列前茅,设计人才众多,在改革开放的几十年以来,也像建国初一样,也获得了国家级、省部级优秀设计作品。

    我们这一次的学术周具有三大亮点。第一汇集城市规划、城市设计、建筑、景观、结构、给排水、暖通、电气等各学科的精英才俊,全方位思考工匠精神。力邀老中青三代建筑师为代表,以自身的设计实践展示传统工匠精神的继承以及发扬,诠释当代建筑师应有的角色和担当。同时邀请德国的建筑师一起分享他们的创作经验和思考。

    第二,分享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其国家大型设计院权威学术以及应用案例。展示国际事物所亚泰发展策略及案例,更有知名的地产商分析当前市场,对建筑产业链进行全立体、全方位的剖析。

    第三,德国联邦环境自然保护建筑,德国联邦建筑师协会,德国建筑学会交流联合会以及国家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研究中心,中国城市规划学会,中国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北京市规划委员会,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北京冬奥会组委会,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东南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上海建筑设计研究院AECOM中国等学界、业界、政府众多的优质资源,奉上一场思想交锋、经验交流的学术盛宴,再次代表主办方欢迎各位的莅临。

    接下来有一个小小的环节,有请前面几位致辞的嘉宾上台我们一起开启一下我们这一次学术周的一个模型。

    (播放视频)

    庄惟敏:接下来第一位带给我们演讲的是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顾问总建筑师胡绍学先生。

    胡绍学:谈不上主题学术讲演,主要根据这次学术周的主题,根据我的理解,我的领悟,来诠释一下。一共五张PPT,就是一个提纲,这个不用讲了,一看就明白,我的意思是我们这个哲匠,这个名字起的很有意思,英文翻译不怎么样,因为字典查不到,一个是有本事手艺人的意思,不能说明这个全文,但是英文字典查不到。

    我想说这个名词很好,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系馆,进门门厅往右边上的门厅墙上有一块牌子,上头写着哲匠之门。哲匠之门意思是说它的由来是什么,应该就是拙匠,这个是梁思成先生提出来的。提出这个的由来也是因为那篇文章,大概五十多年来,1963年建的学报,梁先生有一篇文章叫拙匠随笔,非常有名,从此就叫开了,梁先生自称为拙匠。

    现在五十周年,我们院庆的时候,新楼系馆落成的时候由清华大学建筑系最早的第一届毕业生,像张德佩、朱之宣教授,还有钟涵,后来变成油画家了等等,他们送了一块匾,写了哲匠之门,意思就是说出来的都是能够成为哲匠。这个哲匠的由来是梁先生的拙匠。

    这个拙匠,为什么讲这个,因为作为主题学术演讲谈不上,我想穿插一下我的解释,有点小故事,给大家助助兴。拙匠这里边关键词就是两个词,一个是拙,一个是匠。我先讲匠,过去有双重的含义,在我们五十多年前,在我们当学生那个时代,它不是一个褒义词,实际上是一个贬义词。那个时候当学生,因为我们清华建筑系它的教育体系是根据莫斯科建筑学院来的,庄先生也讲了,形式主义的,唯美主义的。

    我们当学生的时候,我们自己画的建筑图或者画的画,水彩、素描,最怕人家说匠气,这是一个贬义词。意思就是说没有艺术的内容,艺术的表达。我说个笑话,有一次汪坍教授讲,汪先生到美国一个事务所工作了,他们有些个唯美主义。学生在那儿画画的手,老师一看拿铅笔就打手指头,什么意思呢?就是你这个手指要细长,才能当建筑师,就像弹钢琴的,肖邦的手指一样。我们听了这个东西,我觉得挺窝囊,我的手指又粗又大,我觉得很羞愧,不是那个风格,做不了建筑师。所以我们当时对这个建筑师的一种理解,纯艺术的,匠并不是好词。

    但是1963年梁先生,他写了这篇文章,我觉得他是中国第一次提出来拙匠,从此对这个匠有点不同的看法,觉得梁先生都自己称为匠。所以匠的另外一个好的一面就是我们说的能工巧匠,都还是赞美的词,说到这个匠,梁先生这篇文章拙匠随笔,怎么来的,就是那次讲课,1963年,他给全系的研究生和年轻教师讲一堂课,这堂课内容非常丰富。当时我跟教研组让我跟魏大中先生,他跟我是好友,让我俩到梁先生家去取一些教具,包括斗拱的模型,还有一些图表,还有书。

    梁先生对我说,你这个东西也拿上,他指着书架上的一个小物件,这是一只猪,我看了也就这么大,黑乎乎的,胖乎乎的,我要取梁先生说小心点,不能碰坏,这是我的宝贝,摔坏赔不了,我说我们不骑车,放在书包背着走,我就问梁先生,这就是那只有名的猪吧。过去清华建筑系流传,梁先生说过谁能看懂这只猪,建筑系就毕业了。说妙在什么地方,魏大中说是个工艺品,是不是仿造品,是不是汉墓出土的陶猪,过去陪葬的一个猪圈还有几个猪陪葬品,有钱人死了以后还能有牲口,就跟现在的烧房子烧电视机一样,以前有陪葬品。

    魏大中先生说是不是出土的文物,我说挺好玩的,梁先生没有看出它的奥妙,妙就在一个字,拙,笨拙的意思,后来他说我讲课的时候给你们讲。内容很多,其中讲了人的尺度,讲了音乐和建筑的关系,把屋檐、屋顶引出来,最后把之间的间隔就跟我们说这是1/4音符,这是1/2,这是全音符,他说你们听这是一首多么美妙的音乐。

    这堂课时间非常长,讲的内容很多了,后来陶猪一直没讲,又带回来了。最后写了一篇文章,在建筑学报发表,就是拙匠随笔。这里头我刚才讲了这个匠和拙是这么来的,两个关健词,先说匠,我刚才说了好多小故事,实际匠当然嘉宾也讲了,中央领导提出来,包括李克强总理前些日子到澳门讲发扬工匠精神。中央电视台系列片叫大国工匠,就是赞许各行各业的能工巧匠,包括设计师。

    匠的意思是认真、细致、精益求精,对自己的这份工作非常细致。我又想起一个故事,70年代,当时有一本杂志,《知识就是力量》,可能年轻人不知道,其中讲了一个故事。当时三十年代的苏联发展工业,要做一些精密测量的器械,大家知道精密测量的东西,比如测一个直径可以是一个卡尺,或者是规,有一种测缝,两个东西之间缝的厚度,有一种东西叫做块规,一片一片的,有点像蚊香片那样的东西,当然有厚有薄。塞一片进去,再塞一片,再塞一片,最后测量缝的,这是很精密的,尤其在航空上,在精密仪器里头,这个缝的尺寸量的非常精确。做到一定程度的时候,这个归非常薄,非常光洁,那个时候没有计算机,都是手工磨。

    结果苏联的年轻人到德国去学习、进修,他到德国的德雷斯敦,德国的技师拿了这个块规出来以后,手摁上以后就这么一下,就这个动作,所有的人都服了,这就是几十年的功夫。他是技师,就是工匠,哪一个动作就可以知道它的精度,它的光滑程度。当时我们印象很深,我讲的意思就是工匠精神要发挥到极致,就是这种细致。

    再说到这个拙,后来我们跟魏大中一直意味着拙的意思,其实是艺术的境界。比如说儿童画,画的技巧也差,形也不准,但是往往抓住事物最真实的特征,它的本质,这就是比较拙。所谓的返璞归真,这个真就是艺术的最高境界或者说是一种核心。美学里头有很多,比如黑格尔讲的是绝对的真理,绝对的精神,就是美,但是他这个真是虚无缥渺的,不是真实的。

    雕刻家罗丹,他的理论真实就是美,真实的东西就是美的。还有生活即美,反映现实生活的东西,真实的就是美的。我们很多美学家,包括蔡仪讲的是典型即美,总而言之讲的意思就是反映真实。我后来想,这个拙和匠,对我们建筑师很合适,我们建筑师来讲,我的想法改变这样。我老了以后体会,年轻时候不懂事,现在懂了,作为建筑师来讲,我们的终极追求就是这三条。

    第一就是有艺术追求的,能探索,能创新的。第二个就是技术娴熟的,特别工匠的精神,对材料,对力学,对各种结构,对规划,特别现在强制化规划,消防、节能全都应该懂,第三条就是与时俱进的,不能停留,有这三个方面那就是一个哲匠。

    今天没有主题演讲,就讲讲我对哲匠的理解。

    主持人:感谢胡绍学大师的精彩演讲,他通过几个小故事和自己的感悟来谈了他的创作,胡先生在清华大学建筑学院任教,也担任过建筑学院的院长,后来又长时间在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担任总建筑师,他的创作作品特别多,而且也获了很多奖,刚才的演讲也是有感而发。

    接下来有请中国工程院院士孟建民大师给我们进行主旨发言,题目是建筑师的转型。

    孟建民:感谢胡大师让我们重温了梁思成先生的拙匠和工匠精神,感谢庄院长盛情邀请,让我有机会借这次清华大学设计学术周的机会和大家作交流。

    交流的题目是,建筑师的转型。就在今年上半年,建筑界发生了一件令人关注的事情,那就是英国建筑师扎哈忽然去世,为什么会引起建筑界这么大的反应,实际有很多原因,我认为最主要的原因是扎哈所具有特殊的建筑思想和她的创作风格。她及她的作品一直是建筑界热门讨论的一个话题。

    扎哈的作品,最具有典型的特征是圆润而流畅的曲线,这几幅作品是她鲜明的代表作。但是其早期的作品与我们今天所熟知的扎哈还是有非常大的不同。

    每位杰出的建筑师都经历过自身建筑语言的转型问题,这也就是我今天想和大家探讨的主要内容。我这边列了五位大师的案例,他们转型的案例,因为时间关系,我就把阿瓦尔托省略掉了。

    先谈谈多变的柯布,一生创作中经历了多次转型,至今还深刻影响着我们这代建筑师。但是我们很难想象他早年做过的这些设计,比如第一个作品法莱别墅,我们看到早期作品带有鲜明的乡土和新艺术风格,他正在雕刻墙上的装饰。

    1907年用他在法莱别墅赚来的钱前往意大利游学,建设了很多古典建筑,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爱马制造院,这个建筑影响了他后来一生的建筑创作。这是他给父母设计的房子,使用了他在意大利游学当中见识过的大量古典符号。这个时期的创作语言仍然在探索之中。他在此后的十年当中设计语言从古典转向现代,我们可以从这个时间段的几个作品,可以看到这种演变。

    1914年,法国发生地震之后,为了解决快速建造的问题,他设计了一种轻型的框架结构,这种结构被命名为多米诺体系,是他摆脱古典装饰,对建筑的束缚,将建筑的表皮与结构彻底的分离开来。

    在多米诺体系的基础上,又设计了几座别墅,特点表现为混凝土的柱子上支撑着白色的盒子。这种白色盒子的实验又经历了十多年的发展过程,逐渐找到了自己建筑语言的发展脉络。

    1931年萨伏尹别墅是里程碑,经历了24年的艰苦摸索和蜕变,找到了属于自己独一无二的造型风格。在白色盒子的形式语言达到完美之前,他就已经在尝试新的突破。比如1920年设计的卢舍尔住宅,这一时期对毛实墙的偏爱运用在了自己的住宅当中,努力挣脱自己创造的白色盒子的建筑语言,开始大胆尝试质朴的厚重的材料运用,在1948年设计的永久之城方案当中使用了夯土与拱顶这样的建筑语言,在这个方案当中,从泥土当中挖出的洞穴粗糙而神秘,充满力量感。

    他对具有原始生命力的粗野形式包含着本能的偏爱,马赛公寓是一部分,他也探索和尝试那个时代理想的居住模式。因此马赛公寓视为现代主义再现。他充分利用了混凝土的塑性创造出粗糙而精美的造型,他用巨大的牛腿柱带有远古的特征。还有郎香教堂,否定以前纯净理性的建筑风格,再次让世人刮目。其室内的粗糙而厚重的墙体,以及特别处理的光线,营造出教堂神秘的场所氛围,早期强调技术感的形式语言完全不同,他希望建筑在情感与精神上给人创造强烈的冲击。

    拉图雷特修道院,这个建筑当中不仅整合了早期机器住宅涉及的主题,同时把意大利之旅感受到的爱马修道院的模式融入其中,最终把早年的圆形和往年的生命历史在这个作品当中糅合到了一起,使之成为建筑学者不断解读的对象。他的建筑风格一共发生过两次转型,第一次是从学习模仿当时的建筑风格到逐步形成自己的白色盒子的风格。第二次从轻盈抽象转向质朴厚重,这两次转变既一脉相承,又有着严格的区别。体现了一位建筑师不懈的个人探求和精神追求。

    第二位我讲的是密斯,给我们最突出的印象是对极简主义和崇尚对细节的追求这样一个深刻的印象。但是他早年设计的也和柯布一样受到形式主义的影响。19实际德国著名建筑师辛克尔对密斯很有影响,那是一种简化抽象的古典主义作品。

    密斯的建筑语言,第一次转型出现在1921年,在工业发展日趋成熟的大背景下,他设计了玻璃摩天大楼的概念方案。虽然这种方案没有最终实施,但他的建筑形式已经完全摆脱了古典主义的束缚,开始探求全新的晶莹剔透的,边界硬朗的现代主义风格。

    1924年,他所做的乡村砖住宅这样一个概念方案,受到了风格派的影响,表现以独立片墙为基础构成的这种空间模式。他的风格尝试在巴塞罗那德国馆得到实现,所表现的流动空间,精准构造都成为我们后人学习的经典范例。

    密斯的设计风格第二次重大转型,出现在他到美国时期。1951年,他完成了范斯沃斯住宅放弃前期的模式,寻找封闭的几何式的空间延展,将造成语言压缩到极少。

    在湖滨公寓和西格拉姆大厦当中,成为了摩天大楼的标准范式,直到现在还影响着我们。1956年,他完成了理工大学的克郎楼,在这个作品当中,他更加强化匀质空间的设计理念,建筑的外形重新回到了辛克尔的庄重和中轴对称,材料换成了现代的建筑钢和玻璃。

    密斯对匀质空间的利用,在柏林国家美术馆新馆当中达到顶峰,在这里粗圆深远的屋顶和极少的支柱结构让早年密斯对至上主义的着迷变成明确的空间形式,这种极少主义的美学形式对世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综上所述,与柯布类似的是密斯也发生两次建筑转型,第一次从新艺术风格的模仿转向对风格派的探索。第二在巴塞罗那德国馆得到业界公认以后并没有延续这种风格,而是探索对纪念形式和匀质空间的这种美学追求,从而找到更具有永恒意义的极简主义设计风格。

    赖特是建筑史上最伟大的建筑师,因为活的比较长,所以转型变化也特别丰富。赖特自宅是时间最早的一栋,我们可以看到赖特早期也深受新艺术风格的巨大影响。提到赖特,大家首先想到的是草原别墅,温斯乐住宅是真正意义的第一个作品。这个住宅被视为草原别墅风格最早的雏形。

    1901年的赖特设计的威利茨住宅,木框架加泥灰墙的住宅基本定型,内部空间以烟囱为中心向四周展开,成为草原别墅特有的空间特质。

    1910年的罗比住宅是他的巅峰之作,舒展的屋檐,流动的空间,都将草原别墅的特点表现的淋漓尽致。

    草原别墅受到东方文化的启发和影响,在1910年后的20年间,赖特对外部文化的吸收和运用更加纯熟和自如。

    1929年,因为美国的经济进入大萧条时期,提出美国风的风格。在赖特职业生涯最后15年当中,他如日中天的声望给他带来更多创作机会,再次抛弃以往尝试过的建筑语言,开始天马行空,不断探索和挑战自我。

    赖特是一个不断吸收外来文化,多变的建筑师。他的一生当中一直探索新的建筑风格和建筑语言。他的这种自我反思和自我突破的精神成为我们后人成长的重要启示和激励。

    最后回到报告的开始看看扎哈是如何转型的,她小的时候出生在一个富足、开放的家庭当中,这种特殊的家庭环境培养了她自由、自信和自我的性格。

    她在大学主修数学,这为她今后打好了非常良好的技术基础。她青年时期恰逢西方的性解放这种思潮,这给她的观念当中埋下了反对固有传统的基因。

    她在三年级之前一直表现平平,后来毕业设计选题是马列维奇的构造,进行一种泰晤士和尚酒店设计。这也掀开了扎哈与前苏联艺术家马列维奇至上主义的开始,影响了扎哈近三十年的创作实践。至上主义强调的是与视知觉相关联的感知逻辑,在形式上表现为不同色彩的点、线、面、体相互拼合,通过形式和色的几何探索,创造新的形式语言,进而形成艺术风格。

    扎哈的设计灵感,很多来自于至上主义的绘画作品。这是扎哈早期参加的香港的顶风俱乐部的竞赛。对于香港城市的描绘,可以看出,这种表达与至上主义的立体绘画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在扎哈其后的作品当中都是这种形式。

    香港顶峰俱乐部方案追求反重力、飘浮、自由思想的表达,获得国际竞赛的一等奖,也是成名之作。由于当时出现经济危机这个项目没有建成,但是用第一笔奖金在伦敦开设了自己的事务所。

    第一个建成的作品是维特拉消防站,距离顶风俱乐部过去整整十年,摘掉了至上建筑师的帽子。卡迪夫歌剧院获得第一名,项目推进过程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面临的种族歧视,性别歧视和对其作品的误读,她的坚持终于使她走向了事业的顶峰。

    辛辛那提是少有的高层建筑,这个项目当中运用了至上手法,表达了飘浮、反重力的形式风格。1981年首次来到中国,此时正是她职业生涯的萌发期,与AA同事在中国之旅当中去了香港、上海、苏州、杭州等九座城市,这次不仅影响其后创作,同时促使从几何形态向自然形态开始过渡和转变。

    自然形态时期,她的建筑作品其灵感多来自于海洋、冰川、沙漠、台地、森林等大自然的启示。这个威尔瑞安展厅是至上主义几何形态向自然形态风格转型的过渡作品。

    罗马当代艺术中心这个项目,也是这样一个过渡作品。在这个作品当中可以看到扎哈的创作风格,开始从过去的几何形态向自然形态的一种转变。

    她在奥地利滑雪台的建筑中流动的建筑形式和功能很好的融合在了一起。意大利的码头项目中,实现了内部空间与外部空间连续流动,出现了非几何化的处理,成为她建筑语言转变过程当中的一种破茧成蝶过渡期的一个作品。

    200年扎哈获得普林茨克奖,她建成的只有五座,但是加速建筑风格转型的节奏,开始大量尝试各种自然形态与建筑形态的关联性创作。下面可以看一看她的关联性的案例。比如蘑菇森林的建筑式的转化,再比如峡谷的建筑化的表达,还有自然冰川对其作品的启发。广州歌剧院是扎哈在中国第一个建成的代表作,道法自然的建筑思想在这个项目当中得到完整体现,建筑灵感来自于大海边圆润的砾石,以上这些案例可以看到大自然元素对其建筑创作的直接影响。

    近些年来的设计可以让建筑师数学方式创造出更丰富、更复杂的建筑形态。而扎哈的数学与艺术天赋让她的建筑创作如虎添翼,变得更加自由奔放。从下面的案例当中可以看到扎哈利用参数化设计创造更具有复杂性的创作作品。

    这是建筑形式与表皮的复杂性的表达,这是台地景观在建筑语言的转化。这是植物机理对建筑形态与空间一体化的启示,这是沙漠形态的一种建筑演绎。以上这些都是对扎哈建筑语言转化的梳理,其实她的创作空间是及其广阔的。

    除了建筑设计之外,还做了一些所谓的跨界设计,其中包括产品设计、装置设计、室内设计、城市设计等等这些领域。这些所谓的跨界实践,与建筑设计其实是一脉相承的。从设计学的角度讲,他们之间并没有本质的区别。

    最后再让我们看看扎哈几个时期的转型,这个图可以看出表皮呈现截然不同的表达,但是基于至上主义的手法,始终隐含在设计当中。这张图表现了她在各个时期习惯使用的一种递进与线性空间的结合,这种创作手法也是她对至上主义点线面构图的坚守。

    对于同一种功能的建筑语言,在不同时期,也运用不同的建筑形式来表达。在这张图上可以看到扎哈的建筑创作,从几何到自然,从简单到复杂的一种趋势。

    概括起来,扎哈的创作,一生如同一根根深叶茂的大树,建筑语言不同转化,更有其坚持不变的本原思想,她的家庭环境,时代背景,基础教育,建筑教育和她个性当中的自由、自我、自信,反传统的观念,艺术和数学的天赋等等,这些都成为支撑至上主义与道法思想的肥沃土壤。

    以上对四位大师的创作转型分别做了回顾和梳理,我本人得到一些思考和启示。

    我们可以从前面的介绍当中看到,每位建筑大师经历过建筑语言的几个时期,在探索期都是仿学当时流行的建筑语言,试图突破和寻找自我,经历过专业历练和磨难时他们还能够进行自我批判,敢于自我颠覆,重新建构起更有影响力的语言体系,这正是他们共同具有的一种特质。

    他们建构创作转型过程当中,包含两个方面,一个变,一个不变。变的是表象以外的形式,是建筑语言的不断探索,而不变的是思想的基因和内在的本原。是对建筑自身理想初衷的永恒坚守。

    柯布坚守的是人居理想,生命意识。密斯是匀质空间,古典精神。赖特的本原是自由有机和流动空间,扎哈则是至上主义和道法自然。所有的建筑大师他们的建筑创作都经历过从无形到有形,再到转型的三个基本阶段。也就是说他们都经历过对世界外部探索,和对自我的发现与建构,最终回归到其思想的本原。

    以上就是我对建筑师转型这个问题的学习心得,借今天这个机会和大家分享,仅供参考,谢谢大家。

    庄惟敏:谢谢孟院士精彩演讲,他不仅是一线建筑师,也是勤于思考,善于思考的学者,他通过四位大师案例分析,阐释了对今天主题的一种理解,大家一定会很有收获。

    接下来有请最后一位演讲,她是建筑设计股份公司总裁克里斯蒂娜 尼克-微勒,题目是治愈性建筑—文化的挑战。

    克里斯蒂娜 尼克-微勒:谈社会建筑面临很大的挑战,原来一直谈的是博物馆或者其他的建筑。王树(音)得到奖的时候,当时裁判是这样说的,他给我们开辟了新的空间,同时又反映了人们古老的记忆,他的建筑有一个独特的能力就是让我们回想到过去,同时也没有直接提到历史。

    王树的建筑是平衡的,一个是创新,一个是集成。新东西如果没有以过去作为基础,永远不会是新的。今天我们会谈一谈建筑的历史和文化背景,我们不是讲建筑的实用性,而是它对文化的体现。

    女士们,先生们,我非常高兴有机会在这里做一个发言。因为我的活动以及我的规划所,以及在学院的工作,一直把重点放在健康和建筑方面,这样的建筑要求反应国家的建筑背景。

    我简单讲一下我的活动领域是在柏林技术学院,我们进行各种研究,探讨技术、文化、医疗、经济对建筑的影响,在我科学研究之外,还进行了建筑的室内设计。我们在慕尼黑有办事处,同时在国际上也有办事处,在北京也开设了事务所,在柏林、瑞士,我们也马上要开设建筑师办公室。

    我们的这个办公室不是纯粹的设计,而是一个设计实验室。就是一种体现工匠精神在每个项目当中,我们在这里是面向未来的这种医疗建筑,同时我们也面向文化教育和城市的宏观设计以及生存空间的设计。

    我想通过今天的演讲想跟大家介绍一下医疗的建筑,医疗的建筑作为文化和社会变化的缩影,这样的话我们可以更好的推荐治愈性建筑现在和将来的条件。

    医疗的建筑是我们文化和社会的一个核心的部分,作为我们社会的缩影,如何能够照顾好病人,我们如何能够把社会保障和医疗服务保障起来。其实医院是我们社会的一个核心部分,我想简单回顾一下欧洲的几个医疗建筑设计的历史。

    我们看一下医院历史的话,就可以看出这些医院和医学的进步和社会还有政治的进步息息相关。所有这些因素,其实让设计师一直找到能够关怀病人最好的环境。因此他们创造了不同的理想圆形,尤其过去几百年以来。

    在刚开始的时候,我们在巴黎有所为的神舌院,是欧洲医院的前身,当时这些慈善机构就要为穷人和病人提供关怀和慈善服务,当时的重点并不是放在治疗上,因为当时很多人认为要把重点放在治疗和治愈方面就会干预天意。大家可以看到17世纪的医院,当时进行了很多科学的实验,来了解更多治疗的知识,医疗的哲学来自于启蒙运动,很多人慢慢开始希望可以创造更多的治疗,把焦点放在治疗的建筑物上。

    刚刚讲到的巴黎神舌医院,其实是理想医院好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到有一个半径,而且在中间圆形的部分或者大厅有很多隔组式的病房,但是这个医院一直没有建设起来。当时隔组式医院的目标要实现理想的通风环境和条件,来处理好疾病的问题。

    Larloisiere的医院和隔组式医院不一样,跟神舌医院共通点,这样一个设计图提供标准化的通风条件良好的隔组式的医院,当时有一个不同是在这边没有用圆形,而是用长方形。

    这个医院是第一个现代化的隔组式医院,引用新一代的设计方式,可以容纳很多病人,在全球范围获得很多名誉。在北京协和医院是在1906年建设起来的,实用传统隔组式的方式,与此同时把传统中国的设计元素纳入里边。

    在二战结束之后,功能主义的一些想法和舒适度的一些想法,变得越来越突出,美国建筑师Goldberg考虑把病房变得更加理性,要缩短员工和护士走路的距离,他一直强调需要向病人提供最高的舒适度。而且他当时使用的设计原理在今天仍然存在。

    50年代、60年代的时候,研发出了以人为本的医院设计理念。他当时为威尼斯设计出了一个医院,但是这个医院后来没有建设起来,设计图把老的和新的生活方式,家庭和城市的生活方式,私人空间和公共空间相结合。

    技术医学和结构的进步,尤其在20世纪的时候,通风、采光和自然的因素变得没有那么重要。医院已经被视为医学的机器,当时把焦点放

  • 设计院网站二维码
  • 设计院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