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       页
    HOME
  • 关于我们
    ABOUT  US
    设计院

    企业介绍 领导成员 历史沿革 组织架构 荣誉成就 设计资质

    设计人

    院士 大师 总/副总建筑师 总/副总工程师 总规划师

  • 代表作品
    PROJECTS
    全部作品
    获奖项目
    中标项目
    红色建筑
    文化建筑
    教育建筑
    体育建筑
    医疗建筑
    旅游建筑
    办公建筑
    科研建筑
    住宅建筑
    遗产保护
    城市设计
    照明设计
    产业园
    工业建筑
    商业建筑
  • 学  术  周
    ACADEMIC
  • 品牌文化
    BRANDING
    新闻中心
    设计文化

    VIDEO 媒体/出版

  • 六十周年
    ANNIVERSARY
    六十周年院庆
  • 人才招聘
    RECRUITMENT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CONTACT US
    联系我们

设计项目  >   经典项目  >   详情

项目名称:2008奥运会北京射击馆
建设地址:北京市
建设单位:国际体育总局射击射箭运动中心
用地面积 : 6.5公顷
建筑面积:47626平方米
建成时间:2007年7月
获奖情况:    
2008年 获第五届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创作佳作奖
2009年 获第八届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
2008年 获北京市奥运工程规划勘察设计测绘行业绿色设计奖
2007年 获中国建筑学会室内设计分会文教医疗工程类优秀室内设计奖
2004年 获第十届首都规划设计展 “十佳”设计方案奖
2004年 获第十届首都规划设计展公共建筑优秀设计方案奖
项目介绍:        
2008奥运会北京射击馆是北京奥运会新建的主要比赛场馆之一,是目前是国内规模最大、设施最全、技术水平最先进的专业化射击运动中心。
建筑设计以给运动员提供最佳的比赛条件,给提供观众最佳的观赛条件为基本出发点,将建筑合理的功能布局、恰当的空间组织以及顺畅的流线组织作为设计的首要任务,通过平面、空间两个层面的组织,形成合理高效的建筑功能组织体系,落成后经过测试赛、全国锦标赛等赛事的检验,获得较多好评。
建筑设计强调传承射击运动的运动文化,表达以静制动、以巧搏力的项目特点。尽管有着巨大的建筑体量,建筑设计还是致力营造细腻安静的质感,给人以放松亲切的精神感受。建筑形体构思取意射击运动起源于林中狩猎的渊源,在建筑形式上能够呼应出森林原始狩猎工具—弓箭的建筑意向,又与射击弹痕飞行轨迹取得意念上的延续。建筑空间从射击运动的特点出发,为运动员创造尽可能相互均等的比赛条件,采用大跨度预应力无梁楼板、钢结构屋面结构体系等使结构对比赛和观赛的影响降至最低。
通过“渗透中庭”、“呼吸外壁”、 “室内园林”等将自然环境引入室内,实现室内外空间相互渗透,营造生态宜人、清新健康的室内外环境,主要的比赛大厅都实现自然通风、采光、自然排烟。在比赛区设置了防止跳弹,又能够实现自然采光的天窗。资格赛馆10米靶比赛厅受弹靶位上方设置特殊反光板,均匀导入室外自然光到靶心位置,实际使用效果非常好。
在严格的建筑造价控制要求下,设计中针对性地采用了一些适宜的生态技术措施,如生态型呼吸式建筑外壁、清水混凝土外挂板等,集建筑节能、隔声、装饰等综合功能为一体。采用了开敞式空调系统,解决了半开敞空间设置空调的问题。
主要比赛场馆的满场中频最佳设计混响时间为1.3s,保证观众厅良好的听闻条件;除了一般的隔声措施,对设备间的楼板采用浮筑楼板,防止固体噪声的传播;建筑外墙使用的预制混凝土挂板也大大增强了建筑整体隔声性能,场馆的比赛实测背景噪声控制在38 dB,使用效果非常理想。
室内设计延续了建筑整体的风格,贯彻从外到内回归自然的建筑追求。室内设计体现出“质朴运动精神”、“自然的回归”、“内在力量的再现”的设计主题。表达自然的回归,呼应建筑“表现原始张力”的建筑语言。设计中尽量的表现建筑结构自身的质感,对结构材料、做法的真实表现,强调还原材质的表现力,运用了诸如木材、清水混凝土、青石、木地板、卵石等多种自然的材料,传达建筑有外到内统一的建筑语言。
2008年奥运会北京射击馆在建筑设计理念、功能设置、综合节能水准、比赛设施条件、观众观赛条件等方面具有国内示范作用,在全世界已建成同类射击馆建筑中居领先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