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传承·创新—教育建筑访学专场论坛
Sharing · Inheritance · Innovation -- Educational Architecture
活动概述Summary
八位清华建筑师结合自己在国内外的访学和实践经历,交流分享关于校园规划与教育建筑设计的见闻、体会、心得与思考,围绕学校与城市的相互关系、教育建筑的发展历史、教学空间的设计趋势、绿色校园与可持续发展等话题,共同探讨当代教育建筑规划设计的传承与创新。
Eight architects from Tsinghua, based on their academic visit and practice experiences at home and abroad, share information, experience and ideas about the campus planning and educational building design and discuss about the inheritance and innovation on planning and design of contemporary educational buildings, centering on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schools and city, development history of educational buildings, design trend of teaching space, green campus,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other relevant topics.
时间Time: 2018年10月22日 09:00-12:00
09:00-12:00, 22nd October, 2018
地点Venues: 清华大学建筑设计中心楼二层绿色报告厅
Green Hall, Architectural Design Center, Tsinghua University
主题Theme:共享·传承·创新—教育建筑访学专场论坛
Sharing · Inheritance · Innovation - Educational Architecture
主办Host: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第三分院
3rd Branch of Architectural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Tsinghua University
主持人Presenter:祝远丨第三分院主创建筑师
ZHU Yuan丨Principal Architect of the 3rd Branch of Thad
会议议程Agenda:
09:00-09:10 致辞
刘玉龙丨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副院长
09:10-09:30 致辞
关肇邺丨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顾问总建筑师
09:30-09:45 洛杉矶职业院校规划与建筑探寻
莫修权丨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第三分院副院长
09:45-10:00 城市中的美国社区学院
李文虹丨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建筑师
10:00-10:15 美国校园STEM学科空间的设计研究
姚红梅丨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第三分院院长
10:15-10:30 美国大学校园规划考察—宾夕法尼亚大学的可持续规划实践
黄献明丨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绿色建筑工程设计所副所长
10:30-10:45 圆桌讨论及提问环节
10:45-11:00 校园建筑的生长与更新
程晓喜丨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清华大学建筑学院院长助理
11:00-11:15 回归城市的大学校园
王彦丨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第三分院建筑一所副所长
11:15-11:30 开放空间的学校
陈若光丨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第二分院总建筑师、副院长
11:30-11:45 连接
姜娓娓丨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第三分院建筑工作室主任
11:45-12:00 圆桌讨论及提问环节
Agenda:
09:00-09:10 Opening Remarks
LIU Yulong丨Vice Dean of Architectural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of Tsinghua University
09:10-09:30 Opening Remarks
GUAN Zhaoye丨 Academician of Chinese Academy of Engineering and Chief Consulting Architect of Architectural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of Tsinghua University
09:30-09:45 Planning and Building Exploration of Los Angeles Vocational Colleges
MO Xiuquan丨Vice Dean of Architectural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Tsinghua University Branch 3
09:45-10:00 Urban American Community Colleges
LI Wenhong丨Architect of Architectural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of Tsinghua University
10:00-10:15 Design Research of STEM Subject Spaces in American Universities
YAO Hongme丨Dean of Architectural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Tsinghua University Branch 3
10:15-10:30 Planning and Investigation of American College Campuses - Sustainable Planning of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HUANG Xianming丨Vice Director of Green Building Engineering Design Department of Architectural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of Tsinghua University
10:30-10:45 Round Table discussion and Q&A
10:45-11:00 Growth and Regeneration of Campus Architecture
CHENG Xiaoxi丨Associate Professor of School of Architecture, Tsinghua University and Assistant to the Dean of School of Architecture, Tsinghua University
11:00-11:15 “Return to City” Themed University Campus
WANG Yan丨Vice Director of No.1 Design Department, Architectural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of Tsinghua University Branch 3
11:15-11:30 Schools with Open Space
CHENG Ruoguang丨Chief Architect and Vice Dean of Architectural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of Tsinghua University Branch 2
11:30-11:45 Connections
JIANG Weiwei丨Director of Architecture Studio of Architectural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of Tsinghua University Branch 3
11:45-12:00 Round table Discussion and Q&A
嘉宾介绍Guest Intro:(按发言顺序)(以下已更新)
刘玉龙:1992起在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工作;2004年入选法国总统奖学金“150个建筑师在法国”项目,在法国CSTB从事可持续发展设计研究;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副院长,副总建筑师,一级注册建筑,FIDIC认证咨询工程师,中国工程咨询协会副会长,教育部教育建筑专家委员会委员,住建部建筑设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建筑学会建筑理论与创作学组委员,医院建筑与装备分会医院建筑与规划学组副主任委员,香港建筑师学会会员,《住区》杂志编委会副主任。主持完成工程设计三十余项。获国家级优秀工程设计金奖一项,银奖一项,省部级优秀工程设计咨询十余项。在文化建筑、教育科研建筑、校园规划、医疗建筑等领域有突出成果。负责和参与编写《民用建筑设计通则》、《旅馆建筑设计规范》、《车库建筑设计规范》、《中小学校设计规范》等多项国家标准规范,以及《建筑设计资料集》、《绿色医院节能建设与管理指南》等书籍;在《建筑学报》、《世界建筑》、《城市建筑》、《建筑师》、《南方建筑》等杂志发表论文二十余篇。获得2008中国建筑学会青年建筑师奖。
关肇邺:院士,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中国著名建筑教育家和建筑大师。生于1929年,祖籍广东省南海县,1948年进入清华大学建筑系就读,早期接受梁思成和林徽因的亲自指导,在中西建筑历史理论和创作思想研究方面造诣深厚。1952年毕业并留校任教,担任建筑设计课程教学负责人,并先后开创“建筑评论”、“建筑与国家尊严”等专业理论课程。1981-1982年作为第一批国家公派建筑教师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访问学者,曾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伊利诺伊理工学院(IIT)等七所著名建筑院校巡回讲学。长期从事建筑创作和研究,代表作有清华大学主楼、图书馆、理学院和医学院,北京大学图书馆、徐州博物馆、北京东四十条地铁站等,作品多次荣获国家工程设计奖,建设部、教育部优秀设计奖和中国建筑学会创作奖,并于2005年荣获首届梁思成建筑奖。关肇邺1995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2000年当选全国工程设计大师,2005年当选世界华人建筑师协会荣誉理事,2010年荣获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九届造型表演艺术成就奖。
祝远:2010年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建筑学学士,2011年宾夕法尼亚大学(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建筑学硕士,2014年哈佛大学(Harvard University)设计研究生院景观建筑学硕士。现任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第三分院主创建筑师。
莫修权:1998年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建筑学学士,2003年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建筑设计及其理论专业工学博士,美国南加州大学(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访问学者。现任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第三分院副院长,同时担任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师分会建筑理论与创作学组委员、教育建筑分会委员。主要业绩:北京科技大学国家科学中心、北京交通大学新校区规划、中央民族大学体育馆、渤海船舶职业新校区规划及建筑设计、新疆工业高等专科学校新校区规划、郑州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和药学院等多项工程,获全国优秀工程勘察设计奖银奖,全国优秀工程勘察设计行业奖一等奖,教育部优秀建筑设计一等奖,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创作金奖、建国60周年建筑创作大奖等多项国家级及省部级奖项。2012年获第九届中国建筑学会青年建筑师奖。
李文虹:1995年清华大学建筑系建筑学学士,2009年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建筑与土木工程领域工程硕士,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在读博士,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访问学者。现任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第四分院建筑师。主要业绩:中国美术馆改造装修工程获2006年全国优秀工程设计金奖,清华大学专家公寓二期获2008年教育部优秀设计一等奖、第五届建筑创作佳作奖,康巴什•CEO国际中心公寓楼获2011年全国人居经典方案综合大奖,北建工新校区经管-环能建筑组团获2013年中国建筑设计奖(建筑创作)金奖,北建工新校区金工、电工电子实训中心获2013年中国建筑设计奖(建筑创作)银奖。
姚红梅:1989年东南大学建筑系建筑学学士,1996年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建筑学硕士,美国普林斯顿大学(Princeton University)访问学者。现任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建筑师、第三分院院长、医疗健康工程设计研究分院副院长,同时担任中国医学装备协会医院建筑与装备分会第一届分会委员、中国医院协会第一届个人会员、《医养环境设计》杂志第一届编委会委员、中国交通运输协会静态交通产业分会理事、北京市节能评审中心专家、北京建筑大学校外导师。主要业绩:中国传媒大学图书馆、清华大学信息技术研究院、清华大学八家继教学院,清华大学综合科研楼,清华大学理化楼,郑州大学人文社科医学院组团、中国黄金综合业务楼、清华大学新建图书馆北楼、台州市图书馆、徐州市中心医院内科医技大楼、徐州市中心医院新城区分院、北京老年医院医疗综合楼、清华大学新建医院、云南省滇池医院、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大兴生物制药基地工程、北京大学医学部医药科技园区综合楼、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北戴河国际医院、百旺茉莉城规划及单体设计等。2018年获中国十佳医院建筑设计师称号,2012-2013年被授予国家优质工程奖突出贡献者。主持完成了数十项工程设计,项目主要涉及技术难度较高的大型公建综合体、工艺复杂的医疗建筑、技术先进的科教文化建筑、大规模居住建筑等多种类型;积累了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和良好的专业技术背景,善于解决设计中复杂的技术问题。设计作品先后获得国优金、银奖、省部级优秀奖等数十个奖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曾发表多篇学术论文,参与行业规范编制和资料集编写。
黄献明:博士,清华大学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可持续人居环境规划与设计工作室主任,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访问学者,高级工程师,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亚太工程联合会工程与环境专委会中国委员,北京市绿色建筑评价标识专家委员会委员。长期从事生态城市规划、绿色建筑设计与咨询工作,是《健康住宅建设技术规程》、北京市《绿色建筑设计标准》、《绿色建筑关键性技术图示》等国家和行业标准的主要参编者,是《生态设计之路》、《生态设计手册》、《太阳能建筑经典设计图册》、《美国大学校园的可持续规划与设计》等学术专(译)著的第一作者。近年来先后参与完成《北京市典型功能区低碳生态详细规划设计指标体系研究》、《基于环境能源效率的典型公共机构设计优化技术与技术集成研究》等课题研究,主创设计完成的联合国工发组织国际太阳能技术促进转让中心,获评2011年度中国建筑学会年度优秀设计佳作奖、教育部优秀设计三等奖。2018年获第十一届中国建筑学会青年建筑师奖。
程晓喜:2001年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建筑学学士,2006年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建筑学硕士及工学博士。美国耶鲁大学(Yale University)访问学者。现任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清华大学建筑学院院长助理。主要业绩:清华大学动振楼翻建工程、山东农业大学东营现代科教基地规划设计、河南中医大学综合实验楼、山东农业大学南校区规划设计、云南大理大学图书信息中心、河南三门峡仰韶庙底沟博物馆、中央民族大学图书馆及信息中心、清华大学图书馆北楼、河南中医大学图书馆、南开大学新校区理工组团规划设计、徐州工程学院三期工程、西安欧亚学院行政楼及院系教学组团规划设计、北京城市学院昌平新校区规划设计、中央民族大学新校区修建性详细规划、山东省邹平县鹤伴教育中心规划设计、江油市明镜中学规划设计、吉林医药学院新校区规划设计、清华大学西阶教室翻建工程、清华大学化学馆扩建工程、海南大学核心区三号教学楼、艺术学院、海洋学院、公共管理学院、教学楼等,在《建筑学报》、《世界建筑》、《华中建筑》及《城市建筑》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多篇。
王彦:2003年东南大学建筑系建筑学学士,2007年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建筑设计及其理论硕士,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在读博士,英国伦敦大学学院(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访问学者。现任清华大学建设设计研究院三分院建筑一所副所长。主要业绩:徐州中心医院新城区分院获2017年徐州市优秀工程设计一等奖,山东农业大学科技创新大楼获2016年教育部优秀设计三等奖、怀柔龙山住宅区获2013年全国人居经典方案综合大奖。
陈若光:1994年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建筑学学士,2000年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建筑学硕士,美国东北大学(Northeastern University)访问学者。现任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第二分院总建筑师、副院长。主要业绩:广州增城少年宫,获2013年全国人居经典建筑规划设计方案竞赛建筑环境双金奖。青海师范大学新校区图书信息中心,获2017年青海省优秀规划设计二等奖。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科研楼,获北京市第十七届优秀工程设计二等奖,2013年全国优秀工程勘察设计行业评选三等奖。河南平顶山大香山国学文化园,获2013年教育部优秀规划设计二等奖。北京市北外附属外国语学校,获2007年教育部优秀建筑设计二等奖,2008年全国优秀工程勘察设计行业评选三等奖。中国烟草北京研发中心,获北京市2017年优秀工程设计三等奖。吉首大学附属小学,获2017年教育部优秀规划设计三等奖。成都大学二期工程,获2013年度教育部优秀规划设计三等奖。旬邑中学新校区建设项目,获2013年教育部优秀规划设计三等奖。河南嵩山少林武术职业学院,获2011年教育部优秀规划设计三等奖。清华科技园科建大厦,获2007年度教育部优秀建筑设计三等奖。国家检察官学院四川分院,获北京市第十六届优秀工程设计三等奖。2010年获第八届中国建筑学会青年建筑师奖。
姜娓娓:1999年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建筑学学士,2004年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建筑设计及理论专业工学博士。担任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第二支部书记、三分院工作室主任,个人名录收入《中国当代青年建筑师》。主要业绩:克拉玛依石化园生产指挥中心获2013年全国优秀工程勘察设计行业奖、2013年教育部优秀设计奖。清华大学医学院获2008年全国优秀工程勘察设计奖金奖、2008年全国优秀工程勘察设计行业奖一等奖、2007年北京市第十三届优秀工程设计评选一等奖。郑州大学新校区人文社科医学院组团-医学院组团获2007年教育部优秀建筑设计三等奖。郑州大学新校区人文社科医学院组团-人文社科组团2007年北京市第十三届优秀工程设计评选三等奖。2004年获英国皇家建筑师学会(RIBA)“多样的城市”设计竞赛大奖。2014年获第十届青年建筑学会青年建筑师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