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8月26日,由中国工程院土木、水利和建筑工程学部指导,清华大学和哈尔滨工业大学共同主办,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和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共同承办的首届“极地建筑与未来建筑高端论坛”(The First High-end Forum on Polar Architecture and Future Architecture)在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顺利召开。
©HITAD
01开幕式
Opening Ceremony
论坛开幕式由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院长庄惟敏院士主持,黑龙江省副省长、省政协副主席李海涛,哈尔滨工业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韩杰才,清华大学副校长曾嵘(线上),中国工程院土木、水利和建筑工程学部主任聂建国院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工程与材料科学部工程科学四处处长纪军等分别在论坛开幕式上致辞。中国工程院三局局长高战军出席开幕式。
全体参会人员合影©HITAD
本届高端论坛主题为“极地·探月·未来”,论坛分为5个主旨报告和8个特邀报告。来自不同领域的30位中国工程院和中国科学院院士,以及近50位特邀嘉宾、专家学者等共150余人参加了本次论坛。
02主旨报告环节
Keynote Report
刘加平院士©HITAD
主旨报告上半场由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刘加平院士主持,聂建国院士、孟建民院士和庄惟敏院士分别做主旨报告。
聂建国院士©HITAD
聂建国院士主旨报告题目为《工程实践的启示与结构创新》,从建筑工程组合结构创新的视角,探索极端环境建筑创新技术与应用。
孟建民院士©HITAD
孟建民院士主旨报告题目为《人与建筑的异化》,研究从经典建筑学向泛建筑学、奇点建筑转变,进而引出人与建筑的异化,深入研究人、建筑与环境的相互关系。
庄惟敏院士©HITAD
庄惟敏院士主旨报告题目为《极地建筑研究综述与前沿趋势》,系统整理了国内外极地建筑研究现状和前沿趋势。从专项机构、理论体系、技术集成、规范导则、实践案例、人才培养等六个方面提出倡议,倡导我国工程科技领域顶尖科学家、工程师与学者以极地建筑为载体充分开展跨学科研究,全面提升我国极地建筑研究与实践成果。
主旨报告下半场由庄惟敏院士主持,梅洪元院士、马军院士分别做主旨报告。
梅洪元院士©HITAD
梅洪元院士主旨报告题目为《可持续驻人月球科研站建筑问题研究》,以驻人月球科研站设计与建造等问题为切入点,全面模拟分析了相应的建筑问题,提出一套驻人月球科研站建筑设计与建造关键技术。
马军院士©HITAD
马军院士主旨报告题目为《碳中和愿景下饮用水安全面临的挑战与未来水质净化技术展望》,以人类生存最根本的饮用水安全为切入点,深入挖掘了水质安全的核心问题,以及探索极端环境下实现饮用水安全的条件和关键技术。
03特邀报告环节
Invited Presentations
从左至右依次为:张杰、倪阳、李兴钢、叶青©HITAD
特邀报告上半场由哈尔滨工业大学梅洪元院士主持,4个特邀报告分别是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北京建筑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特聘院长张杰做题为《历史城市保护更新协同理论与关键技术》的报告;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院长、总建筑师倪阳做题为《岭南建筑的当代适候设计探索》的报告;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建筑师李兴钢做题为《环境交互性建筑设计研究与实践》的报告;以及深圳市建筑科学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叶青做题为《回到原点,一起向未来》的报告。
王建国院士©HITAD
特邀报告下半场由东南大学王建国院士主持,4个特邀报告分别是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院长孙一民做题为《中观尺度城市大型工程项目科学营建》的报告;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王凯做题为《区域规划——精准分析与适应技术》;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哈尔滨工业大学副校长范峰做题为《大跨空间结构雪荷载研究》;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百千万人才、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院院长孙澄做题为《面向建筑绿色性能的计算性设计研究与实践》。
从左至右依次为:孙一民、王凯、范峰、孙澄©HITAD
04论坛总结
Forum Summary
最后,王建国院士做论坛总结:本次论坛虽然时间紧凑,但是内容前沿,是一场丰富的学术盛宴。其中很多内容是相关领域和学者几十年的研究积累,代表了各领域的学术高度。期待下一届“极地建筑与未来建筑”早日提上日程,欢迎广大学者积极开展相应的跨学科合作。
05论坛介绍
Forum Introduction
首届“极地建筑与未来建筑”高端论坛由中国工程院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指导,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院长庄惟敏院士和哈尔滨工业大学梅洪元院士联合发起,清华大学和哈尔滨工业大学联合主办,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和哈尔滨工业大学有限公司联合承办。旨在推进实施国家相关极地战略,促进土木、水利、建筑工程与南北极、探月、火星、深地、深海等领域的理论体系和技术创新全面融合、协同发展。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