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8日,纪念林徽因先生诞辰120周年系列活动在建筑学院举行。
上午,由清华大学党委宣传部、中国文学艺术基金会主办,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百年巨匠》摄制组承办,中国营造学社纪念馆、中国建设劳动学会、中国建筑学会、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共同协办的林徽因先生诞辰120周年纪念活动暨《百年巨匠-林徽因》开机仪式在建筑学院王泽生厅举行。会前,与会嘉宾参观了林徽因先生诞辰120周年纪念展,本次展览共展出林徽因手稿、著作、照片等珍贵历史资料。
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中国文联原副主席、中国文学艺术基金会理事长左中一,文化部原副部长王文章,清华大学党委副书记向波涛,中国文学艺术基金会副秘书长牛彤,林徽因先生孙子梁鉴及外孙于晓东、外孙女于葵,中央文史馆特约研究员、梁思成林徽因弟子罗哲文之子罗杨,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林徽因学生钱美华弟子钟连盛,中国建设劳动学会会长鞠洪芬,中国建筑学会理事长助理何志方,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秘书长李吉勤,建筑学院院长张利、党委书记张悦,贝壳集团高级副总裁、党委书记、首席公共事务官林涛,北京影视艺术学会副会长杨京岛,《百年巨匠-林徽因》总导演寒冰,美术学院副院长杨冬江,建筑学院教授、国务院参事王丽方,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吕舟等领导、嘉宾出席纪念活动,活动由建筑学院副院长梁思思主持。
座谈最后,学院党委书记张悦老师表达了对历史所举办本次座谈的感谢。同时,他还分享了在纪念林先生视频《国徽设计》拍摄过程中的感悟。林徽因先生坚定的价值观,坚强、执着的性格、对新中国的期待、对人民性的表达,对清华建筑教育具有深远影响。
6月18日下午,清华大学建筑学院举办了纪念林徽因先生诞辰120周年——“新时代 • 她力量”建筑界女性论坛。活动由副院长程晓喜、梁思思主持,邀请了众多建筑界女性学者与建筑师参与。
之后各位专家学者围绕四个议题分享了他们在职业生涯中的经验和心得。
首先,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卢永毅、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副院长杨崴、西南民族大学副校长麦贤敏围绕林徽因先生的建筑遗产与现代女性建筑师的启示进行发言。三位老师提到,林徽因先生对建筑学的热爱和追求深深感动了中国知识分子,并激励了当代建筑界的女性。
围绕女性视角下的建筑、城市与景观设计,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副院长鲍莉、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城市规划协会女规划师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杨浚、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副院长赵越喆、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建筑学系主任张倩、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建筑系主任程晓青、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中国城市规划协会女规划师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恽爽依次发言。林徽因先生作为最早一批接受建筑学教育的女性,拥有独特的同理心和人本理念,致力于实现社会理想,擅长理性与感性的平衡,如同一道光芒,照亮了女性在建筑领域的道路。
针对新时代女性在建筑、规划和景观领域的领导力,中央美院建筑学院李琳、北京市女建筑师协会会长、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总建筑师李亦农、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一分院院长姚虹、中科院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经理芮文宣、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景观系副系主任郑晓笛分享了她们的经验和见解,探讨了如何培养和支持下一代女性领袖。
针对多样性与包容性,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院长杜春兰、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与设计学院副院长、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建筑师陈剑飞、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教授汪芳、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总规划师、中国城市规划协会女规划师委员会主任张菁、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建筑师张波、中国城市规划协会秘书长谢盈盈、厦门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副院长张若曦、北京建筑大学未来建筑技术学院副院长李煜、清华大学建筑学院规划系副系主任王英、《世界建筑》期刊执行主编、采编中心主任叶扬依次发言。她们探讨了林徽因在文化遗产保护和现代建筑教育方面的贡献,以及通过女性视角改善建筑设计和就业环境的可能性。
结合教学实践及参观活动,韦诗誉老师就高平开化寺复原课题,介绍了在本科生毕业设计中运用虚拟现实与AI生成技术将传统文化以当代方式呈现的研究。
座谈最后,学院党委书记张悦老师分享了对于“她力量”是否需要特别讨论的问题的见解,表达了对所有出席本次活动的嘉宾的感谢。本次论坛不仅纪念了林徽因先生的巨大贡献,也展示了现代女性在建筑和城市规划领域的智慧与力量。
原文链接:
THAD新闻 | 纪念林徽因先生诞辰120周年系列活动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