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清河榆庄子32号
建筑面积:6700平方米
设计时间:1998
建成时间:2001
获奖情况:
2003年度教育部优秀勘察设计建筑设计二等奖
1999年第五届首都优秀建筑设计方案二等奖(一等奖空缺)
十佳建筑设计方案奖
项目介绍:
1998年天主教神哲学院委托建筑设计,资金由政府投资与宗教自筹结合。建筑占地1公顷,建筑面积6700㎡,容积率0.67。天主教神哲学院的设计体现了当代建筑技术与传统设计理念的结合,建筑简洁明快,朴实无华。既有宗教的庄严、宁静、淡泊,又要有时代气息,空间上努力体现中西文化的融合。
·寻求中国建筑文化的精华
中国传统建筑群的外部空间是统一完整的,而内部的院落空间却是充满生机而丰富细腻,在内外表象的强烈鲜明的对比中却体现出和谐与统一,因此神哲学院建筑设计中准确把握外部空间的整体,将设计要求与简洁、大方有序的院落空间进行了有机的结合。
·院落与功能分区的联系
神哲学院是培养神父的学校,内有教学楼、教堂、钟塔、神父与修士的宿舍及行政后勤设施等建筑,学校实行严格的封闭式管理,因此内外空间分区尤为重要。设计了主庭院、东庭院、西庭院和后庭院四个院子,将不同功能的建筑组合成有序的建筑群,为外来人和与使用者提供了一系列的公开与私密的院落,通过这样处理,天主教的传统教堂和中国传统庭院之间也取得了一致。因此,给学校的居住者带来了独特的空间与愉悦氛围。
·注重整体与局部的统一
建筑群的视觉序列应是既细腻又连续的,因此将建筑中的门窗、回廊、台阶、围墙及地面铺装等细部都得到精心的构建,但又都在一个有机而统一的整体之中,这也正符合该建筑的学术性与宗教性的特征。对细节的关注及不同空间部位的不同处理,刻画与省略手法的恰当把握,使参观者总能感到建筑群的有机。各具特色而又层次分明的建筑整体创作,正是与西方建筑几何序列不同的中国建筑群的独特组成方式。
神哲学院的基建投资,同国内许多的普通建筑一样,资金匮乏,不可能有中档以上的室内外装饰。作为一名普通的中国建筑师,为普通人,为普通建筑提供精心的设计,实现了西方宗教建筑与之对应的中国传统建筑的回归。这正是我们职业中应该追求的更高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