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AD院庆 | 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建院60周年回顾展“6×10一个大学设计院的现代建筑史”开幕式在清华大学成功举办

THAD清华建筑设计院 10月25日 清华大学在1958年成立了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作为其建筑教育和学术研究的实践平台,并服务于刚刚建立的年轻共和国的发展建设。2018年,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迎来了60周年华诞。时值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60周年华诞,2018年10月25日上午9点,由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主办的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建院60周年回顾展“6×10一个大学设计院的现代建筑史”开幕式在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举办。同时,该展也于今天正式开展,展期为2018年10月25日-11月15日,地点为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四层8号展厅。 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副院长刘玉龙致欢迎辞 开幕式首先由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副院长刘玉龙介绍到场嘉宾并致欢迎辞。参加此次开幕式的嘉宾有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顾问总建筑师马国馨,中国工程院院士、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董事长何镜堂,中国工程院院士、东南大学城市设计研究中心主任王建国,全国勘察设计大师、中国建筑西北院总建筑师赵元超,全国勘察设计大师、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顾问总建筑师胡绍学,全国勘察设计大师、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院长梅洪元,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主任陈锋,中国勘察设计协会理事长施设,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常务副馆长杜鹏飞,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副馆长苏丹,清华控股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总裁聂风华,清华大学领导代表清华大学基建规划处处长保其长,清华大学土木水利工程学院党委书记方东平,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党委副书记程晓青,清控人居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及其兄弟单位的领导等出席了此次开幕式。 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陈锋致辞 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主任陈锋首先发表致辞,他代表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对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60周年以及展览开幕表示衷心祝贺。他在致辞中说到清华大学建筑设计院60周年回顾展是新中国建筑发展的折射和缩影,也是一个见证,面对建筑设计领域所面临新的发展的机遇和新的发展的挑战,教育也需要全新的理念,全新的设计和全新的技术。他认为建筑设计工作是伟大而有意义的工作,并衷心祝愿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越办越好,为中国的教育的改革、中国现代化和伟大民族复兴做出更大的贡献。 中国勘察设计协会理事长施设致辞 随后,中国勘察设计协会理事长施设发表致辞,他对清华大学建筑设计院作为协会常务理事单位60年以来与国内外同行一道努力探索建筑的多种形式取得的丰硕成果表示祝贺与感谢。他在致辞中提到此次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举办的展览,用十年一总结的形式,展示了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在市场与社会融合阶段以及探索现代建筑阶段每一个十年的收获与感动,其中,有建筑学术与实践的见解,也有对建筑理念的坚持,所有的成就都将指引着清华大学设计院向更好的方向发展。 清华控股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总裁聂风华 清华控股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总裁聂风华在接下来的致辞中代表清华控股有限公司向到场嘉宾表示衷心感谢,并代表清华控股向设计院60周年回顾展的举办表示热烈祝贺。他表示此次展览用六个十年的形式展示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的发展历程,无论是哪个十年,设计院都积极担当,特别是2011年经教育部批准进行改制后,进一步激发了活力,并取得长足发展。最后,他期待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在新一个甲子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为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院长庄惟敏致辞 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院长庄惟敏向到场嘉宾致辞并介绍展览的内容。他首先对到场参加此次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60周年的纪念活动的各位院士、领导和同仁表示感谢。他在致辞中提到建筑学的本质特点决定了实践与实践基础上的反思是建筑学术发展的两个互为表里的两个关键因素,大学设计院是中国一个特有的现象,大学与设计院互为制约,相互激发,在不同的时期交替承担着核心与传承的角色。此次展览反映着中国60年社会的变迁,也呈现了现代建筑在中国的发展轨迹,这既是大学设计院的发展历程,也是中国现代建筑史的缩影。他强调此次办展的初衷不仅仅是作为一个周年的纪念,而是希望通过纪念活动回顾和总结60年的经验,一起思考大学设计院定位与作用,反思得失并总结大学设计院角色与特点,为中国建筑设计学术与实践的发展不懈努力,寻找未来的方向。 剪彩仪式 各位致辞嘉宾发言结束后,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主任陈锋,中国勘察设计协会理事长施设,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顾问总建筑师马国馨,中国工程院院士、东南大学城市设计研究中心主任王建国,中国工程院院士、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董事长何镜堂,清华控股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总裁聂风华,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顾问总建筑师胡绍学共同为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建院60周年回顾展剪彩,此次开幕活动圆满结束。

THAD院庆│2018清华设计学术周│2018年绿色建筑论坛成功举办

THAD清华建筑设计院 10月31日 清华设计实践60周年 清华大学在1958年成立了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作为其建筑教育和学术研究的实践平台,并服务于刚刚建立的年轻共和国的发展建设。2018年,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迎来了60周年华诞。在这一甲子的岁月中,清华设计院与国家一起经历了社会与经济发展的起伏转折,成为了中国现代建筑设计演进的见证。值此清华大学建筑设计院建院60周年之际,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和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共同举办“清华设计实践60周年“活动,邀请中国建筑界的各方人士与机构共襄盛举,通过一系列的展览、论坛、讲座和出版等活动,回顾自身的发展历程,与建筑界一起反思和总结60年来中国建筑设计事业的进步,分享建筑设计的研究、实践与思考,以期继续为祖国的发展服务,为建筑学术和实践进步服务。 2018年10月27日中国勘察设计协会高等院校勘察设计分会2018年绿色建筑论坛于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二层绿色报告厅成功举办。为贯彻城乡领域绿色、生态、节能、低碳发展理念,积极推进绿色建筑和建筑工业化发展,加强高等院校勘察设计单位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专业的学术交流,于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召开此次中国勘察设计协会高等院校勘察设计分会2018年绿色建筑论坛。上午的会议由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副院长、设备总工程师刘建华主持。 中国勘察设计协会高等院校勘察设计分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孙光初教授、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党总支书记/副院长刘玉龙首先致欢迎辞。 致辞后,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可持续人居环境规划与设计工作室主任、绿色建筑工程设计所副所长黄献明做了题为《建筑气候灾害韧性设计初探》的报告,他在报告中提到应把气候适应性的韧性设计作为绿色建筑或可持续建筑的一个补充与完善,遵循灵活便捷,自给自足的规划、设计原则,通过多元协同提高对气候灾害应对的能力。 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暖通技术总监、质量与科技中心主任丁德随后发表了《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模糊评价在城市绿色建筑专项规划的实践与探索》的学术演讲。他通过浙江省的专项规划的编制的方法,提出绿色建筑规划的难点在于指标的确定,以及对指标的归依的判断。其制定应通过生态基底、技术手段、是社会经济,社会政策影响三个层面综合考虑。 短暂的休息过后,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主任工程师胡文斌发表了题为《南方既有铁路站房改造中的被动技术策略应用研究》的学术报告。他在报告中通过需求分析、设计策略、站房改造的案例几个层面与在座听众分享了中铁勘察设计院联合展开的铁路站房改造中的被动技术策略研究的成果。通过该模式对我们现在高校勘察设计行业开创一个新的设计市场。 接下来发表演讲的是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工程技术研究院院长助理王颖,她的演讲题目是《制冷机房性能优化设计策略研究》。报告通过理论分析计算,针对不同气候区、不同类型建筑和冷水机组的种类,提出了提高制冷站综合能效的思路,并提出在绿色建筑后评估的过程中应更多关注制冷机房的综合能效以及制定我国制冷机房的评价指标体系这些期许。 上午最后一位发言的是东南大学建设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建筑工业化工程设计研究院副院长丛勐,他的演讲题目是《基于构件的装配式建筑标准化设计与BIM正向设计》。通过研究方法和案例分析全方位地总结了东南大学建筑设计院近年来在装配式模块构件和BIM方面的研究的科研成果。 下午的学术论坛由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院长、执行总工程师杨毅主持。下午的第一位发言人是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工程技术研究院副总工程师、院长助理,复杂结构所所长吴宏磊,他的演讲题目是《装配式办公建筑的设计实践——以临港重装备产业区某项目为例》。他的演讲通过上海临港新区的项目探讨如何从设计角度思考,采用装配式这一理念实现复杂办公的建筑设计。他提出解决矛盾的根本需以建筑师为主导,结合BIM手段,开发出更新的结构的形式,才能更加有效地减小装配式设计难度。 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第九建筑设计院副院长、工业化建筑设计研究院副总工程师金振奋随后发表了《以设计为主导的建筑工业化实践》为题的演讲。以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主楼的设计为案例,从自身定位出发制定适用于本单位的建筑工业化的策略,实现建筑工业化、新技术的应用、标准化、一体化设计、全专业协同设计、智能建造以及全生命周期的建筑设计,最后达到一个健康建筑这一目标的经验。 随后,天津大学建筑设计规划研究总院副院长、总工,天津市装配式建筑工程技术中心主任张锡冶发表了题为《装配式砼框架钢节点连接技术研究》的演讲,首先他在开场提到装配式建筑本身就是绿色施工,属于绿色建筑的范畴,并对天津大学建筑设计院近十年来在装配式建筑领域的成果进行了总结。他在总结中介绍了设计院对于几种新型的构件研究和试验,最后他强调装配式建筑构件的研究需与设计理论研究相结合,这样才可以突破现有的方式得到更好的发展。 下午最后一位发言的是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结构工程师、土木工程学院博士生导师曹正罡,他的演讲题目是《多层预制装配式钢结构住宅结构体系发展与应用》。他在报告中介绍了国外钢结构多高层的体系发展和演化,并表示所谓装配式住宅要发展,应向欧美国家学习,做到简洁的模数化才能真正实现建筑产业工业化。 最后,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院长、执行总工程师杨毅对全天的论坛活动进行了总结,并对此次活动的筹办者——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表示感谢,2018绿色建筑论坛在热烈的气氛中结束。

THAD新闻 | 2018清华设计学术周 | 第三届中国绿色校园发展国际研讨会:中国绿色学校创建从此“加速度”

教育部规建中心 THAD清华建筑设计院 10月30日 2018年10月26日,第三届中国绿色校园发展国际研讨会在清华大学大礼堂举办。本次大会由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主办,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承办。研讨会以“提升建筑品质创建绿色学校”为主题,探讨新时代绿色校园创建的使命、建设方案和实现之路。来自部分省教育厅、教育部直属高校、中央其他部委属高校、部省合建中西部高校及部分地方高校、西咸新区管委会、部分设计院同仁及高校师生代表等近500名代表参加本次会议。 研讨会现场 中国工程院院士、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董事长何镜堂在致辞中表示,从校园规划开始就引入生态适应策略和生态定量分析,以逐步实现对绿色校园规划及建筑单体设计的有效控制,有利于保证校园建设能够从宏观到微观各个环节更好地实现绿色生态设计的效果,以达到贯彻绿色校园建设总体目标的落实。他高度赞扬了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举办的中国绿色校园发展研讨会和成立的中国绿色校园设计联盟学术委员会,通过专家的系列讲座,给设计方、建设方和使用方的相互学习和交流创造了难得的机会,为探讨绿色校园建设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平台。 中国工程院院士、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董事长何镜堂 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主任陈锋作了题为“探索绿色学校建设的中国方案”主旨报告表示,“建设绿色、智慧和面向未来的新校园”是中心三大引领性教育创新工程之一:“必须把绿色学校建设提高到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落实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理念的高度来认识,提升到新时代学校发展战略的高度来认识,把绿色学校建设和生态文明教育、学科专业体系建设、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紧密地结合起来,切实破除在绿色学校建设中存在的等、靠、要的思想观念,采取切实有效的举措,按照中央的要求和国务院的部署,加快绿色学校建设的推进步伐。”陈锋强调,建设绿色、智慧和面向未来的新校园,需要我们站在一个全新角度去探索。希望教育战线凝聚共识,推动绿色学校助力生态文明建设,为建设一个更加美好的地球而共同努力。 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主任陈锋 本次研讨会特别邀请了来自美国、日本、印度尼西亚的专家作专题报告,在过去二十年里,美国、日本、印度尼西亚等许多国家,都相继引入“绿色校园”理念,开展了创建“绿色校园”的活动。中外专家从绿色学校创建体制机制、绿色校园评价标准等方面作专题报告,在交流中碰撞思想的火花,为逐步完善中国绿色学校创建建言献策。 在研讨交流环节,来自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天津大学建筑设计规划研究总院、东南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的各位专家分享了校园规划、改造、单体建筑设计的独到见解,其他与会代表也积极参与到研讨交流中,研讨氛围热烈富有成效。 研讨交流环节 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副主任邬国强对会议进行了总结发言,提出了三点建议:一是各高校应深入贯彻绿色发展理念,树立创建绿色学校的目标;二是要做好校园规划修编工作,为高校事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办学条件保障,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三是要注重提升校园建筑品质,树立高标杆,向优秀建筑设计看齐,为高校打造新时期绿色学校建设注入新动能。 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副主任邬国强 会议期间,由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组织有关单位编撰的《新时代高校优秀图书馆建筑图集》《新时代高校优秀体育馆建筑图集》正式刊发,图集精心遴选获得国家级、省部级及相关行业协会奖项的优秀建筑案例,以图书馆与体育馆规划建设为引,后续中心还将继续刊发校园规划等系列高校建设图集,希望能给予教育工作者一定的启迪,引领新时代高校建设的新方向。 新时代高校优秀图书馆建筑图集 新时代高校优秀体育馆建筑图集 本次研讨会提出并完善了绿色学校“中国方案”,极大加快了中国绿色学校的创建历程。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中国大地上将涌现出越来越多的绿色学校,为建设美丽中国添砖加瓦。 嘉宾报告 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院长庄惟敏作了题为“看不见的技术与看得见的艺术”的专题报告,他表示,站在一个更高的高度去研究绿色校园,不仅仅是限于校园里面的几栋建筑,也不是简单的绿色手法,更多的是要把它变成一种全方位的思考。绿色校园不仅是通过绿色建筑来体现,校园要做到面向社会,能够吸引更多的社会人群进到校园里面,更需要绿化策略。绿色建筑本身要凝练、集中,和建筑的造型、艺术功能融为一体,这才是我们今天追求的美丽校园。 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院长庄惟敏 美国LOCATE可持续发展项目主任海蒂•西克特作了题为“可持续校园与课程的创新”的专题报告,她表示鼓励生态环境方面的一些教育,让学生知道环境的重要性、环境和学生的关系,这样学生会自愿的参与到可持续项目当中来。学生是未来的生态企业家,如果学生能够得到很好的激励,他们就会采取行动,迸发出很好的创造能力,用一些我们根本想不到的创新方式来解决问题。 美国LOCATE可持续发展项目主任海蒂•西克特 印度尼西亚大学古纳万•塔朱诺和汤米•伊利亚斯作了题为“印度尼西亚绿色校园评价标准发展现状、指标体系与未来趋势”的专题报告,他们介绍了印度尼西亚绿色校园评价标准发展现状和指标体系,表示希望缔结更多的致力于绿色学校建设的同行,开展全球高等学校可持续发展研究,培养未来可持续发展的领导,共同寻找可持续发展方案。 印度尼西亚大学古纳万•塔朱诺 印度尼西亚大学汤米•伊利亚斯 日本建筑学会原会长吉野博作了题为“学校建筑的环境问题及优化方式”的专题报告,他认为绿色学校应该包含设施、管理和教育三个方面,并介绍了日本的学校生态改造情况。他认为,学校建筑应该是环境友好型的,舒适的社区空间,与周围的环境和谐,并且它的建设和设计都应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日本建筑学会原会长吉野博 中建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丛笑作了题为“绿色校园实现之路”的专题报告,他认为,绿色校园应该是以人为本,因地制宜,不能千篇一面。学校应以绿色、智慧、人文、开放为目标,成为国际领先国际一流的学校建设标杆,为新兴学科及交叉学科的发展预留弹性发展空间。通过形成建筑、空间、交通、环境、能源、智慧平台等多系统集成的校园总体解决方案,推动绿色校园的实现。 中建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丛笑 背景资料速读 首届中国绿色校园发展研讨会。2016年12月19日,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在深圳举办中国绿色校园设计联盟成立大会暨首届中国绿色校园发展研讨会召开,会议以“规划绿色校园,创建未来大学”为主题,旨在教育基本建设领域推广新理念、新技术、新工艺,推动绿色校园发展进程。会上,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联合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等国内7家知名高校建筑设计研究院共同发起成立中国绿色校园设计联盟,致力于发扬学术民主,开展学术交流,切实提高新时期校园规划设计建设水平。同时,会上正式发出《中国绿色校园发展倡议书》,倡议发展绿色校园,宣扬校园文化与绿色技术的深度交融,激发绿色校园发展动力,搭建绿色校园技术协作平台,推动并深化中国绿色校园建设领域的交流与合作。 第二届中国绿色校园发展研讨会。2017年11月20日,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在北京举办第二届中国绿色校园发展研讨会暨中国绿色校园设计联盟学术委员会成立大会,会议以“提升规划设计水平,展示绿色校园成果”为主题,展示绿色校园成果,推广绿色校园先进理念和典型案例,推进绿色校园建设。会上,中国绿色校园设计联盟学术委员会正式成立,形成了以院士、大师为首的专家团队,同时,中国绿色校园设计联盟吸引了一批优秀的规划设计团体加入,为绿色校园规划建设提供更加强有力的技术保障和人才支撑。会议期间,精美的绿色校园宣传展板和手册展示了建设中的绿色校园情况。来自天津大学、浙江大学、澳门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山东建筑大学6所大学参会代表,分享了绿色校园建设实践中形成的好经验、好做法和好成果。

THAD院庆 | 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建院60周年暨2018清华设计学术周在清华大学开幕

THAD清华建筑设计院 10月26日 2018年10月25日下午,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建院60周年暨2018清华设计学术周在清华大学大礼堂开幕。清华大学在1958年成立了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作为其建筑教育和学术研究的实践平台,并服务于刚刚建立的共和国的发展建设。值此清华大学建筑设计院建院60周年之际,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和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共同举办了主题为“甲子沧桑水木清华建筑不朽 同仁砥砺走向世界再塑芳华”的清华建筑设计实践60周年活动。 开幕式现场 开幕式由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董事长吴晞主持,他首先回顾了清华大学建筑设计院60周年的发展历程,在这一甲子的岁月中,清华设计院与国家一起经历了社会与经济发展的起伏转折,成为了中国现代建筑设计演进的见证。 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董事长吴晞 清华大学副校长郑力教授首先致辞,他肯定了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自成立以来在高校建设领域及教育学科发展上的贡献。清华设计院同时紧跟各个阶段的国家建设,从建国初期的十大工程到2008年奥运会的场馆,可以说是国家每个历史阶段的亲历者和塑造者。他期望设计院在学术与实践结合的道路上兼具前沿性和引领性,为社会培养出更多建筑人才,并提供更多优秀的研究成果和设计实践。 清华大学副校长郑力教授 中国建筑学会修龙理事长代表中国建筑学会致辞,他评价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用60年的时间走出了一条极具特色的道路,培养出高水平的设计团队。中国建筑学会与清华设计院始终并肩奋斗在促进行业科技进步,推动行业健康发展的路上。期望清华设计院能保持初心,继续前行,将工匠精神继续延续,培养更多优秀的建筑人才,继续为社会建设和发展做出新的贡献,做出新的创先。 中国建筑学会修龙理事长 中国工程院院士、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董事长何镜堂院士在致辞中对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的设计成果给予了高度评价,一代代清华设计人继承了清华大学老一辈优秀建筑大师对事业无限追求的精神,不畏艰险,迎难而上,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在产学研结合的道路上长期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的路子,与国外展开了学术交流和设计合作,提升和扩大了中国建筑的国际声誉。 中国工程院院士、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董事长何镜堂院士 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顾问总建筑师胡绍学先生代表清华设计院老员工致辞。60年前,他作为一名青年学生,有幸经历了清华设计院的初创,成为设计院历史的见证者。清华院创建以来一直奉行着坚持产学研三结合和精心设计、多出精品的方针。事实证明,坚持这个办院的方针使清华院在各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他祝愿清华院在习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下,坚持办院方针,团结奋斗,再创辉煌。 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顾问总建筑师胡绍学先生 嘉宾致辞结束之后,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顾问总建筑师马国馨,中国工程院院士、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董事长何镜堂,中国工程院院士、东南大学城市设计研究中心主任王建国,中国建筑学会理事长修龙,天津大学建筑设计规划研究总院院长袁大昌,东南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院长葛爱荣,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总裁王健,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董事长董丹申,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院长梅洪元,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院长庄惟敏共同为60周年活动揭幕。 揭幕仪式之后,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建筑学院院长庄惟敏代表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向各位到场嘉宾表示了诚挚的谢意。庄院长向对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建院60年以来给予支持和帮助的社会各界表示感谢,他表示,清华院在未来的日子里将不断创新、追求卓越,保持初心、不断成长,继续与清华大学共进,伴伟大祖国前行。随后,现场播放了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60周年纪念视频,回顾了清华院的历史并展望了未来。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建筑设计研究院院长庄惟敏 开幕式之后,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建院60周年暨2018清华设计学术周的主旨论坛继续在大礼堂举行,由庄惟敏院长主持。 中国工程院院士、东南大学城市设计研究中心主任王建国 第一位演讲嘉宾是中国工程院院士、东南大学城市设计研究中心主任王建国院士,他发表了题为“在地性场所营造一镇村环境改造提升的设计策略”的演讲。镇村聚落是世界地域人居环境特色体现、表达和持续成长的主要载体。通过4个聚落设计或改造的案例展示,他表示,镇村在地性场所营造首先面对的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其结果最终作用于普通老百姓。因此,当代的镇村聚落建设应当像其历史演化一样,因地制宜,“上”“下”结合,政府主导、设计引领与村民自我认识和营造充分结合,顺势而为。 中国工程院院士、深圳市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董事长孟建民 第二位演讲嘉宾是中国工程院院士、深圳市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董事长孟建民院士,他演讲的题目是“泛建筑学的思考与实践”。他首先回顾了科技发展对建筑发展的影响,包括电、水系统、空调系统、智能化、装配式等让今天大型城市综合体的建设成为可能。然而,随着高科技的迅猛发展,他认为“研究建筑物及其环境”的传统建筑学已经不能满足时代的发展需求,因此他尝试提出“泛建筑学”的概念:打破建筑与其他制造门类的界限,模糊衣、食、住、行的边界,让建筑功能融于人类各种生存形式。最后,他分享了自己面向未来的实验性项目——厦门市集美区如同机器一般的“动感影院”。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副院长张利 主旨论坛最后一位演讲嘉宾——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副院长张利教授发表了题为“主动式健康”的演讲。他首先从城市发展的历史角度,阐述了人类对健康概念的理解由被动向主动的演变。基于对空间的观察与使用,以金昌文化中心、嘉那嘛呢游客服务中心、阿那亚启行营地、首钢单板大跳台、张家口北京2022冬奥会赛区五个不同尺度的建筑空间内带来主动式健康的可能性为例,向听众呈现建筑可以为激发人的主动运动提供空间这一积极作用。同时,让我们城市和乡村以这种新后工业时期的主动式的健康概念为动力,向现代化城市过渡提供契机。 主旨论坛嘉宾的精彩演讲为2018清华设计学术周带来浓厚的学术氛围。庄惟敏院长在论坛最后总结道:“这些演讲嘉宾的的思考和实践,折射了今天在快速城镇化进程中我们所面临的诸多城市、乡村、环境等问题,对于我们建筑人来说,很多课题是全新的,有些课题能够激发我们更多的创造意识,更多专业的价值。” 当日晚,国际大师论坛特别邀请了蓝天组创始人Wolf D Prix和UN Studio创始人、首席规划师Caroline Bos进行了演讲,并邀请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李晓东教授和徐卫国教授共同参与圆桌讨论环节。晚间学术论坛由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副院长张利主持。      蓝天组(Coop Himmelb(l)au)创始人Wolf D Prix Wolf D Prix的演讲题目为Life, Project, Philosophy。他的演讲从一段5分钟的精彩视频开始。视频纵览了他执业50年的所有建筑项目。Prix教授将建筑行业描述为冰山,能看到的冰山一角是建筑本身,而最危险的是像经济、政治、各种制度规范这些看不见却会影响建筑方方面面的因素。在重重压力面前,建筑就是“对”。他认为复杂的体系就会产生复杂的问题,要解决复杂问题的话就必须找到非常复杂的解决方案。为了说明这一点,Prix教授详细介绍了大连国际会议中心、位于法兰克福的欧洲中心银行(ECB)、墨尔本实现“垂直城市”理念的螺旋桨城(PropellerCity)以及名为“珍珠”(The Pearl of the Emirates)的迪拜2020世界博览会馆等项目的设计过程,以及为了实现建筑奇想而颇具革新性的建造技术,激情而自由地向观众呈现了一种充满想象力的未来。 UN studio的创始人、首席规划师Caroline Bos Caroline Bos女士的演讲题目为Knowledge Matters,主要关注的问题在于“建筑的意义”、“知识的意义”,根据她的理论,我们不仅应当关注建筑的最终产品,也要注重整个过程,不仅关注实践过程中产生的知识,更要注重这个过程中知识生产的效率,以及如何将分享经济、分享知识的概念运用到建筑中去——她举例说道日常生活的数据采集,在建筑的未来使用中也具有应用前景,而他们的UNSENSE工作室,正致力于发掘未来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空间。Caroline Bos女士在此之后以梅赛德斯博物馆,来分析和阐释人们在空间中需求的复杂性和多样性。除此之外,她还分享了西湖CBD、阿纳姆中央火车站、瑞典城市缆车枢纽等项目,以强调建筑师应当关注如何通过技术让人们更好的与建筑联系、更好的在建筑当中享受工作和生活。 圆桌讨论(左起:张利、李晓东、Caroline Bos、Wolf D Prix、徐卫国) 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建院60周年暨2018清华设计学术周将通过一系列的展览、论坛、讲座和出版等活动,回顾自身的发展历程,与建筑界一起反思和总结60年来中国建筑设计事业的进步,以期继续为祖国的发展服务,为建筑学术和实践进步服务。

2017清华设计学术周报名正式开启

“2017清华设计学术周”亮点 贝氏建筑事务所近年首次国内演讲 贝氏建筑事务所创始合伙人贝礼中先生将于本届设计周期间来华演讲。此次演讲作为贝氏首次在清华的演讲,正值贝聿铭先生诞辰100周年之际,意义非凡。 贝聿铭1917年4月26日生于广州,祖辈苏州望族,曾在家族拥有的苏州园林狮子林度过童年。1927年他随父亲到上海读中学,当时上海的西方建筑风格对他产生了触动。1935年贝聿铭前往美国,进入宾夕法尼亚大学攻读建筑系,但因自己绘图技巧的欠缺,对该校以图画讲解古典建筑理论的教学方式感到不适,便转学到麻省理工学院攻读建筑工程专业。贝聿铭先后毕业于麻省理工学院和哈佛大学,师承瓦尔特·格罗皮乌斯(Walter Gropius)、马歇尔·布劳耶(Marcel Breuer)等现代主义鼻祖。1955年,贝聿铭创立“贝聿铭联合事务所”,开始了其漫长的建筑执业生涯。他主持设计并建造的项目涵盖了政府大楼、大使馆、博物馆、音乐厅、办公楼、酒店、银行、医院、住宅、教堂及城市更新等,其中涌现出诸多现代建筑史上的杰作。 贝聿铭不常解释自己的思维过程和方法论,更鲜少将自己的观念诉诸笔端,但他对于现代建筑的贡献是毋庸置疑的。此次贝礼中先生作为其家庭成员,同时又是贝聿铭曾经长达30余年的事务所合作伙伴,将向听众传递一个关于贝氏家族跨越时间与空间的历史叙说。 代表作品: 美国大气研究中心,美国科罗拉多州博尔德,1961-1967 美国国家美术馆东馆,美国华盛顿,1968-1978 约翰·肯尼迪图书馆,美国波士顿,1976-1979 香山饭店,中国北京,1979–1982 莫顿·梅尔森交响乐中心,美国得克萨斯州达拉斯,1981-1989 中银大厦,中国香港,1982-1989 卢浮宫项目,法国巴黎,1983-1993 摇滚名人堂博物馆,美国俄亥俄州克利夫兰,1987–1995 美秀美术馆,日本滋贺县信乐町,神田美苑,1991–1997 中国银行总部大楼,中国北京,1994–2001 奥尔亭,英国威尔特郡,1999–2003 卢森堡大公现代艺术博物馆,1995-2006 苏州博物馆,中国苏州,2000–2006 伊斯兰艺术博物馆,卡塔尔多哈,2000-2008 庄惟敏新书《后评估在中国》发布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院长、教授,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院长、总建筑师庄惟敏主笔的《后评估在中国》的新书发布会将于设计周期间举行。该书作为国内第一部使用后评估领域的专著,全面呈现了使用后评估工作的理论体系、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和具体实践。 2017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作品集发布 汇集近年来丰硕设计成果的2017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作品集将于设计周期间发布,其中收录的作品尤其以2017年度教育部优秀工程勘察设计奖中获得的25个项目、不同等级的奖项为突出。 挪威大使馆合办中挪建筑论坛 2017中挪建筑论坛将由清华大学《住区》杂志与挪威大使馆共同主办。本届论坛主题为“智慧设计与幸福社会”——将共同思考与探讨建筑师的设计智慧和作品如何增添社会福祉,为大众生活带来幸福感。 官方网站改版亮相 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官方网站在2017清华设计学术周来临之际进行全新的改版,内容也一并更新和梳理。 论坛议程 首日主旨论坛 时间:2017年11月16日 地点:清华大学大礼堂 主持人:刘玉龙(上午)、庄惟敏(下午) 会议议程: 09:00-09:30  签到入场 09:30-10:00  领导致辞/开幕式 10:00-10:30  吴耀东 | 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  响堂实践/Xiangtang Practice 10:30-11:00  李兴钢 |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副总建筑师     胜景几何/Poetic Scenery and Integrated Geometry 11:00-11:30  邵韦平 |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执行总建筑师 凤凰中心——设计智慧与数字科技的结晶之作/Phoenix Center - the gathering of design philosophy and digital technology 11:30-12:00  陆轶辰 | 纽约Link-Arc事务所创始人及主持建筑师    无平面、无场域、无边界/Planless, Siteless, Borderless 13:30-14:00  刘玉龙 | 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副总建筑师   从治疗机器到诗意栖居/From Therapic Machine to Poetic Dwelling 14:00-14:30  张杰 |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清控人居遗产研究院院长    陶溪川:一个工业社区的复兴/ Taoxichuan: the renaissance of an old industrial community 14:30-15:15  周茵樱 | SOM副总监,Justin Chen | SOM理事   设计让城市更美好/Designing a Better City 15:15-16:00  贝礼中(Li Chung Pei)| Pei Partnership Architects合伙人 精工有迹 大匠无形/Good Design Is Obvious, Great Design Is Invisible 16:00-17:00  圆桌讨论 建筑专业分论坛 2017中挪建筑论坛:智慧设计与幸福社会 时间:2017年11月17日 地点:清华大学设计中心楼绿色报告厅 建成环境前策划与后评估分论坛 时间: 2017年11月17日(周五)下午 地点:清华大学设计中心楼舜德厅 教育建筑可持续设计学术研讨会 “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师分会教育建筑专委会2017年度学术年会” 时间:2017年11月17日-19日 地点:清华大学设计中心楼绿色报告厅 当代会展建筑创作跨界融合与创新 时间: 2017年11月20日(周一)下午 地点: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王泽生厅 给“皇帝家”干活儿——文化遗产保护青年分论坛 时间:2017年11月21日(周二)9:00-12:00 地点:清华大学设计中心楼绿色报告厅 城市构想与建筑实践 时间:2017年11月21日(周二)14:00-17:00 地点: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王泽生厅 匠眼识材——丁蜀陶瓷专场 时间:2017年11月22日(周三)14:00-17:00 地点:清华大学设计中心楼绿色报告厅 机电专业综合论坛 高大空间机电系统设计 时间:2017年11月24日(周五)14:00-17:00 地点:清华大学设计中心楼绿色报告厅 结构专业论坛 装配式建筑设计论坛 时间:2017年11月20日(周一)14:00-17:00 地点:清华大学设计中心楼绿色报告厅 组合结构论坛 时间:2017年11月21日(周二)14:00-17:00 地点:清华大学设计中心楼绿色报告厅 暖通专业版块 机场航站楼室内环境与能耗状况及节能研究 时间:2017年11月20日(周一)9:00-12:00 地点:清华大学设计中心楼舜德厅 电气专业论坛 智慧电气系统与雷电防护 时间:2017年11月20日(周一)14:00-17:00 地点:清华大学设计中心楼舜德厅 展览信息: 主题 2017年度教育部优秀工程勘察设计奖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获奖作品精选展 展期 2017年11月16日-2017年12月16日 展览地点 清华大学大礼堂(11月16日) 清华大学设计中心楼(11月17日-12月16日) 报名方式 长按识别二维码立即报名!

2016清华设计学术周新闻通稿终版

2016清华设计学术周“建筑之本原 • 哲匠之精神”在京开幕 建筑场所是人类行为的容器;作为人类主动营造的对象,它又是精神的载体。因此,建筑既包含文化的象征性,又有其自身内在的建构逻辑。 现代主义之后,工业与技术赋予建筑无限的可能性,人们开始担心文化意味的消失。马尔格雷夫在给弗兰普顿《建构文化研究》所作的序言中写道,当代建筑师所面临的挑战是——“如何才能关注建筑艺术的建构性,同时又不削弱建筑再现价值的能力?如何能够在探究建筑的本体呈现的同时不忘建筑形式表达其他意义的诗性可能?” 今天,中国社会在短短数十年间迅速从计划经济向消费社会迈进,而随着生活方式的多样化和营造物质类型手段的日益丰富,建筑的象征意义被不断夸大,模仿取代了表现与再现,建筑的本原逐渐被消解,内在逻辑被表面形式所湮没。显然,马尔格雷夫的问题在中国当下的语境中依旧具有深刻意义——我们在穷尽建筑的形式可能性的同时,如何不忘建筑的建构性?在尝试建筑的各种象征意义的同时,如何去探究建筑的本体呈现? 在这个背景下,2016年10月12日-17日,由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和清华大学建筑学院主办的“2016清华设计学术周”,以“建筑之本原·哲匠之精神”为主题,邀请业界精英共同探寻建筑的本原,发扬思辨与技术接合的哲匠精神,审视当代建筑师的角色和建筑学的任务。正如马尔格雷夫所说,“在一个形式游戏和新先锋主义日益泛滥的时候,重新将建筑作为一种具有本质意义的艺术进行审视无疑十分有益。”希望通过我们持续不断的努力,中国建筑设计界经验得以反思、思想得以发萌、学术得以进步。 本届设计学术周汇聚了城市规划、建筑、景观、结构、给排水、暖通、电气等各学科精英才俊,全方位呈现中国当下对建筑本原、工匠精神的思考和探究;力邀胡绍学、孟建民、孟岩、华黎、张利等中国老、中、青三代建筑师代表,以自身的设计实践继承并发扬中国传统工匠精神,诠释当代建筑师应有的角色和担当。 本届学术周分享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及国内其他大型设计院的权威学术与应用案例,展示国际事务所的亚太发展策略与案例,更有知名地产商分析当前市场和把脉行业动向,旨在实现对建筑产业链——政策引导、业主发展需求、建筑设计理念、建筑材料运用——的立体剖析。 此外,本届学术周还集合了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德国联邦环境、自然保护、建筑和核反应堆安全部(BMUB),德国联邦建筑师协会(BAK),德国建筑学交流联合会(NAX),国家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研究中心,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北京市规划委员会,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北京冬奥组委会,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东南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上海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AECOM中国,奥雅纳工程咨询有限公司等学界、业界、政府众多优质资源,为广大业内人士奉上了一场思想交锋、经验交流的学术盛宴。 10月12日,在清华大学蒙民伟音乐厅召开的主旨论坛上,首先举行了“2016清华设计学术周”开幕式与大师纪录片首映式。 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陈锋主任首先向学术周的开幕表示热烈祝贺,向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一直以来在高校建设领域为国家做出的贡献表示感谢。 陈锋主任说道:“现在国家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阶段,重要表现为整个经济建设速度及基本建设速度慢下来,在这样一个关键时期更需要我们思考建筑设计的本质性问题,所以本届学术周的‘建筑之本原 • 哲匠之精神’的主题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学校建设对于教育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学校不仅是载体、更是构成教育本身的元素。陈锋主任表示,需要建筑设计师多从学校建设者角度参与和研究问题,而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一直在学校建设领域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未来期待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能够起到更好的作用。 中国建筑学会原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建筑学报》主编周畅在致辞中表示: “实践与学术是建筑学不可分割的两面,而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是这种结合的一个典型代表。在这里可以将实践界的最新经验与学术界的前沿成果结合起来,相互验证与辅佐,从而推动整个建筑设计行业的发展。” “今年,清华设计学术周的主题是在去年基础上的延续与发展。新常态时期,建筑设计行业面临的问题是如何重拾中国传统文化的内观态度,思考有中国特色的当代建筑的形式逻辑与精神内核。而今年的‘哲匠’代表了建筑学工作的两个重要方面——思考与行动。” 接下来,德国驻华大使馆文化参赞郝志强(Enrico Brandt)先生和德国联邦建筑师协会(BAK)副会长拉尔夫•尼贝加尔(Ralf Niebergall)先生先后为本届学术周致辞。 郝志强表示:“此次德国建筑交流联合会能够和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共同合作,在学术周的背景下,举办针对‘中国大都市的创新型城市与环境规划’的研讨会,非常值得期待!该研讨会亦获得了德国环境部的支持。本届学术周上名为‘当代建筑•德国制造’的专项展览,旨在通过40多个成功项目的展出,表明与建筑有关的更复杂的挑战都尽在掌握之中,从而为人们缤纷多彩的生活提供所需的发展空间。”参赞先生继续说道:“德国在城市与建筑方面的成功经验与方式是否能够照搬到中国尚不清楚,但中国和德国有很多共通点,希望可以借由此次中德两国专家的深入交流与良好对话,促进两国在创新城市和环境发展领域的研究与实践。” 拉尔夫•尼贝加尔在致辞中表示:“对于德国建筑师而言,中国是一个非常具有吸引力的地方,也是一个充满机遇的地方,可以建立很多合作和交流的机会。德国联邦建筑师协会正是建立了一个这样关于建筑学方面的交流平台,虽然中德两国的传统、文化等方面存在差异,但是如果经常开展这种学术交流活动,那么便会找到更多的共同点,更好地为共同建设地球村做出贡献,这正是作为建筑从业者对于本届学术周主题‘建筑之本原•哲匠之精神’最好地体现。” 贝尔加尔副会长在致辞的最后表示,将继续积极致力于中德两国之间的建筑交流。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执行总建筑师邵韦平在接下来的致辞中说道: “短短数10年,中国的城市建设伴随经济的起飞也在高速发展。在这样快速的时代背景下,清华设计学术周以‘建筑之本原•哲匠之精神’为主题,让建筑师能够回到建筑的本真一面,抛弃形式、符号、象征,追求建筑的永恒之道,让本土建筑界的经验得以反思,思想得以启迪,学术得以进步。现代技术笼罩了生活的世界,但是我们对它潜在的起源、发展过程以及文化影响下的方法仍然认识不清,经常被假设所迷惑。今天的中国建筑渴望创新和成就,但真正的创新来源于符合中国实际的现代学术框架,这是对我们曾经的设计理论和实践分离的反思,是对建立在高质量、高超建造技艺上的自豪和荣耀的推崇。如果没有这些,今天中国建筑建造的繁荣,对建筑师而言,不会出现与这个时代相称的真正的复兴。” 清控人居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副董事长吴晞为本届学术周的开幕致辞。 “现代主义之后,技术的进步赋予了建筑更大的可能性,然而人们也开始担心文化意味的消失。中国在短短几十年中迅速从计划经济转向消费社会,随着生活方式的多样化,营造物质类型的手段日益丰富,建筑的象征意义被扩大,同时模仿取代了设计,建筑本体被弱化,内在的构建逻辑被表面的形式所替代。2013年清华大学组建了清控人居集团,把从事环境保护、城市规划、建筑设计、室内设计和文化创意方面的企业组成一个集团,目的就是要探讨和解决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各种问题,以清华大学的科研、实践为平台做美好人居的缔造者,在建筑形式游戏日益泛滥的今天,重新把建筑看作具有本质意义的载体,推动并促进建筑设计学科的进步和发展。” 最后一位致辞嘉宾兼本届学术周主旨论坛上午半场的主持人,清华大学建筑学院院长、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院长、总建筑师庄惟敏教授在发言中表示: “在中国近30年的快速发展中,随着生活方式的多样化和营造手段的日益丰富,建筑的象征意义不断扩大,这种扩大给城市带来了千奇百怪的印象。在这个过程中,模仿取代了精神再现,建筑的本原逐渐被消解,内在的逻辑被表面形式所淹没,这的确提醒了我们在探索建筑形式可能性的同时,绝不能忽视建筑的建构性。在尝试建筑各种象征意义的同时,还需要不断探究建筑的本体呈现。在这个背景下,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举办的2016年清华设计学术周以‘建筑之本原•哲匠之精神’为主题,邀请业界精英共同发扬思辨与技术结合的哲匠精神,探寻建筑的本原,审视当代建筑师的角色和建筑学的基本任务,希望通过我们持续不断的努力,在中国建筑界进行反思,使思想得以萌发,学术得以进步。” 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顾问总建筑师胡绍学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孟建民,德国Nickl& Partner建筑设计股份公司总裁克里斯蒂娜·尼克-薇勒(Christine Nickl-Weller),迹·建筑事务所(TAO)创始人及主持建筑师华黎,北京工艺美术大师张宝贵,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景观系副系主任朱育帆教授,AECOM中国区建筑设计副总裁钟兵,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副院长张利教授,URBANUS都市实践建筑设计事务所创建合伙人、主持建筑师孟岩,围绕“建筑之本原•哲匠之精神”分别进行了演讲,华黎、张宝贵、朱育帆、钟兵、张利、孟岩,以及主旨论坛下午半场的主持人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副院长、副总建筑师刘玉龙围绕议题进行了圆桌讨论。 建筑学界、业界、各高校师生、媒体等与会听众共计900余人参加了2016清华设计学术周首日的主旨论坛。 主旨报告 领悟“巨匠”——回忆梁思成先生的几件事 | Understanding “Giant  Master: A Few Memories about Professor LIANG Sicheng” 胡绍学 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顾问总建筑师、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 胡绍学先生通过追忆昔日求学时的轶事,表达了其对“拙”与“匠”的理解。 拙匠这一概念是梁思成先生提出的,1963年建筑学报上梁先生发表过一篇文章《拙匠随笔》,非常有名,梁先生自称“拙匠”。胡先生从年轻时的求学经历以及回忆师从梁先生的点点滴滴,慢慢领悟到从拙匠到哲匠的道理。 拙匠这里边关键词一个是拙,一个是匠。匠的意思是认真、细致、精益求精,对自己的这份工作非常发挥到极致。而拙则意味着艺术的境界,所谓的返璞归真。作为建筑师,我们的终极追求就是这三点:第一,有艺术追求的、能探索、能创新的;第二,技术娴熟的、特别具有工匠精神的,对材料、力学、各种结构、规划、消防、节能全都应该懂;第三,与时俱进的,不能停留。具有这三个方面就是一个哲匠。 建筑师的转型 | Transition of Architects 孟建民 深圳市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总建筑师、中国工程院院士 “每位杰出的建筑师都经历过自身建筑语言的转型问题。例如,勒·柯布西耶在其一生的创作中经历过两次转型:第一次是从学习模仿当时的建筑风格到逐步形成自己的“白色盒子”风格,第二次是从轻盈抽象转向质朴厚重。密斯·凡·德罗也有过两次转型,首先从对新艺术风格的模仿转向对风格派的探索,然后转向对纪念形式和匀质空间的美学追求,试图找到更具有永恒意义的极简主义设计风格。赖特早期深受新艺术风格的影响,之后的草原别墅受到东方文化的启发,后来又提出美国风的风格。扎哈·哈迪德在各个时期都习惯使用一种递进与线性空间结合的手法,这是她对至上主义“点、线、面”构图的坚守,同时她的作品也有一种从几何到自然、从简单到复杂的变化趋势。这些建筑师的创作转型包含两个方面,一个是“变”,一个是“不变”。变的是表象以外的形式,不变的是思想的基因和内在的本原。其中,柯布坚守的是人居理想和生命意识,密斯坚守的是匀质空间与古典精神,赖特的本原是自由有机和流动空间,而扎哈的则是至上主义和道法自然。他们的建筑创作都经历了从“无形”到“有形”再到“转型”的三个阶段,即从对世界外部的探索转向对自我的发现与建构,再回归到自己思想的本原。” 治愈性建筑——文化的挑战!| Healing Architecture — A Cultural Challenge! 克里斯蒂娜•尼克-薇勒/Christine Nickl-Weller Nickl& Partner建筑设计股份公司总裁 克里斯蒂娜•尼克-薇勒认为医疗建筑作为社会与城市的人文缩影,其建筑要求反映了整个国家的建筑背景,包罗了社会万象的映射。医疗不能止步于设计,更需要考虑社会、人文、政治、经济、技术等方面,才能做出真正“以人为本”的治愈性医疗建筑。她通过回顾欧洲医疗建筑设计历史,从案例细节分析“以人为本”、综合考量以提高治愈舒适度的设计理念,阐释医疗建筑发展的趋势。表示建筑师应当超越自身建筑的领域,拥有更广阔的视野,进行跨界、跨学科的交流。 探寻设计的起点 | Searching for Origins 华黎 迹·建筑事务所(TAO)创始人及主持建筑师 在华黎对建筑设计的理解中,人上楼梯的行为之于卡洛·斯卡帕的楼梯,材料之于福建土楼,人在阅读时对光线的需求之于路易·康的美国新罕布什尔州埃克塞特图书馆,对特定空间效果的追求之于伍重设计的西班牙海边住宅,都可以是设计的起点。对华黎来说,建筑设计就是起始于一个归零的状态,即在做任何一个设计时,都不该有先入为主的预设想法,而是从一个未知的态度开始对设计的思考。 华黎通过对北京常梦关爱中心小食堂、云南腾冲高黎贡手工造纸博物馆、四川德阳孝泉民族小学、福建武夷山竹筏育制场、北京通州运河森林公园林建筑、北京白塔寺地区四分院和竣工在即的云南新寨咖啡庄园等TAO近几年完成的实践项目的逐一分析,细述了他对建筑本原的理解和对设计起点的不懈追求,并呼吁随着文化的演进和发展,建筑与文化形成一种密不可分的互动关系,但建筑本身不应被文化所绑架,在做建筑的时候应回归问题的根本,回到更朴素的状态去思考,即回到对起点的思考。 匠人的修为 | Craftsman Cultivation 张宝贵 全国雕塑企业工作委员会主任、北京工艺美术大师、北京工艺美术行业协会副会长  作为老手艺人,张宝贵言辞朴实地讲述了近年来他与诸多知名建筑师在诸如国家大剧院、北京钓鱼台国宾馆、西安大明宫、北京古泉会议中心、玉树博物馆、山西五龙庙等众多重要项目中的实践与合作,从材料的运用和打磨,每个手艺人都发挥了自己的技能和心血,在历史长河中留下的一个又一个新的成就,引入了文化的轨迹,“建筑之本原·哲匠之精神”正来自这种质朴手艺匠们岁月累积的不断探索与创新。“匠人”的精神不止存在于建筑师身上,更存在于很多平凡又默默无闻的人身上,他们的名字可能微不足道,也不会想到自己创造多少价值,但仍在第一线默默做好自己手中的工作,这是一种修为。 拾遗与匠心 | Gathering and Craftsman Heart 朱育帆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景观系副系主任、教授  朱育帆教授以景观园林的发展过程为切入点,借用米勒住宅花园(Miller house),莫拉格斯将军广场(Placadel General Moragues),蛇形画廊(Serpentine Gallery Pavilion)等西方现当代经典景观设计案例,从景观原生领域的几何化边界、景观在时间上的生长和建筑在空间上介入的相互关系,详细探究了景观发展过程中的几个不同阶段。 朱育帆教授以光谱和花卉颜色的联系、景观色彩的层次、花卉设计等角度,阐述了景观设计中植物要素的重要性。此外,朱育帆引鉴商九老图卷、文会图、东园图、求志园图等宋、元时期的绘画作品,从中“窥”见中国古典园林的轴线布局,从自然式的建造当中取其原型,注入现代性,加以再诠释,重新将“画境”构建成为当代景观设计可用的场景。 在多年景观设计实践中,朱育帆教授对景观与建筑之间的关系有诸多理解。他以宁波东部新城明湖地区城市设计与景观设计项目为例,结合本原、场地)、尺度)、树木和感觉,加之从文字到图像,图像到设计,最终成“园”的逻辑脉络,拾遗古今中外的设计之匠心,阐述了建筑景观的“不简单”。 中国语境下的全球设计 | Global Design in China’s Context 钟兵 AECOM中国区建筑设计副总裁  钟兵在演讲中详细介绍了AECOM多年来的丰富项目经验。从中国语境下的全球化设计想到中国语境的关键词非常多,创新模仿、传统现代、自信彷徨、冲突融合、竞争互补、最重要的是高速和低质,这是大家最纠结的事情。作为职业建筑师的我们也在思考,如何高效思辨应对快速发展的设计实践,这恰好和今天论坛的主题高度契合。 提到哲匠精神,用最字面化的解释叫有思辨、有追求、技术精湛的实践者。一个好的或有意思设计院,应该是有深度的思辨作为基础,而一个完善的设计策略,需要有高度的技术做支撑。哲匠并不单纯是一些个体,也许是一些机构或平台,从某种意义上讲,希望用一种平台化的服务,把这种个体精神和整体品质取得共鸣。 AECOM多年来在中国完成的设计项目,不管从数量上,还有从丰富程度上,其实是跟我们现在中国的这种建筑事业发展是非常接近的,例如北京雁栖湖国际会都核心岛、深圳招商蛇口太子湾展示中心、华为研究中心、深圳红山综合体等项目,从种类、规模、地域、尺度都非常丰富。作为大型跨国设计机构必须面临这些来自不同领域业务、不同业主的挑战,而关键就是尝试建立愿景与策略之间明晰的逻辑关系,并以贴切的形式表达出来,套用一句俗话,“技术让情怀落地,思考让实践升华”。 身体空间与工艺 | Body Space and Crafts 张利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副院长、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世界建筑》主编,简盟工作室主持  张利教授在演讲中集中探讨了激发人的身体如何动起来或者玩起来的“游戏性”空间。张利教授所理解的玩性是人性的一部分,人的身体是用来体验和感知空间、是用来获得快乐的。他通过玉树嘉那嘛呢游客到访中心等实践项目,表达了将建筑功能性的部分转变成不可能的视觉形体,在建筑过渡空间,增加游戏性成分的创造性尝试。 张利教授以北京南锣鼓巷游客中心项目为例,分析了建筑改造项目中,对游戏性空间的关注和实践性植入。他认为一个群体中自发形成的规律是为这个群体进行设计的关键。认为把人们切身使用的空间功能适当模糊化,并且关注光线,向人们行为的自发性学习,不过多地对人的行为加以干预,不失为建筑设计中对寻求玩性和快乐性的一种建设性回应。 此外,张利教授通过对山西高平商务印书馆乡村阅读中心等案例的介绍,探讨了城市街道空间中的游戏性。他倡导让“人的玩性能够充分发挥出来的空间”回到建筑师的设计视野,对建筑设计的现代性发出另一种探寻。 “入市”:都市介入的态度 | “Engagement”: the Attitude of Urban Intervention 孟岩 URBANUS都市实践建筑设计事务所创建合伙人、主持建筑师  孟岩在演讲中首先谈到都市实践一直以来所坚持的对于城市的介入态度。孟岩认为,在长期的设计实践过程中,始终不能回避的是对待自然、传统、现实、城市和未来的态度这五个问题。其一,今天的都市人面对的“自然”已经不是原始的自然,而是“都市山林”,是城市急剧发展缝隙中残留的“残山剩水”,交织混杂了现实、传统、记忆与想象,其二,人们常说的传统是什么?借用诗人北岛的话,“传统就像血缘的召唤一样,是你在人生某一刻才会突然领悟到的” 。其三,现实是过去的样板,也是未来的模板,只有充分地理解现实和它的由来,才能把握未来的方向。向现实学习,研究引领设计。其四,城市是知识和灵感的来源,也是实践的基地。城市应是高密度和复杂的,它的不确定性不应被过度清除,混合与杂糅是城市文化的催化剂。最后,未来并不是理想的乌托邦或是超现实的技术图解,未来是基于历史和现实的重重沉积之上的新层级。未来可以在今天被发明和实验,也需要与过去商讨共存。 接下来,孟岩通过翠竹文化广场、南山婚姻登记中心、雅昌艺术馆、中电综合楼和粤海文体中心五个深圳案例和北京前门东区鲜鱼口胡同片区四合院保护与重生计划,诠释了都市实践十几年来在面对新世纪的城市化及其问题上的立场与态度,及其对城市所做出的全方位的解读和提出的间接回应。 圆桌讨论 最后,由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副院长刘玉龙主持进行了圆桌讨论。讨论嘉宾就“建筑之本原·哲匠之精神”这一主题,针对如何开展一个设计项目、对本原和起点如何思考展开讨论。建筑的复杂性决定了其本原的多样性或者多发性,很多人认为建筑是存在地域性的,但地域性不能简单泛化的理解,应该缩小对它的理解,缩小到对一个项目的场地的理解,即便是在同一个地域,每一个项目所面临的场地条件是不一样的,真正的地域性是对于场地有非常具体化的深入的解读,对于地域性理解不能是符号性的理解。所谓的本原和全球性、地域性的关系,而是一个低标准和高标准的问题,全球化跟所谓的地域文化并不冲突,不能把地域性、地方化仅仅理解为就是地方材料、地方民俗等片面符号化的东西。建筑语言不应限定在某一种定式里,建筑师所做的事应当体现其态度和信念,语言的表达和手法的呈现都是个人的选择而已。

2016清华设计学术周“建筑之本原 哲匠之精神”下午半场

    主题:2016清华设计学术周“建筑之本原 哲匠之精神”     地点:清华大学蒙民伟音乐厅     时间:2016年10月12日 下午     刘玉龙:2016清华设计学术周首日活动的下午半场现在开始,由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清华大学建筑学院主办,感谢合作机构。今天下午有六位重量级的演讲嘉宾,第一位是迹·建筑事务所创始人华黎先生,华黎是清华大学校友,毕业生,在美国念书,回国之后创办了事务所,得到了国际国内的奖项,是非常有声望,非常有吸引力的建筑师,有请华黎先生。     华黎:各位朋友下午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叫做探寻设计的起点。我先从这个楼梯讲起,非常著名的楼梯,每一步都有一半,如果我们看到这张图,这是在黄山的一个踏步,我想很容易理解设计楼梯的思考,它的楼梯每一步只有一半,对应人上楼梯的行为,就是脚步这样一个状态。一个简单楼梯的设计,我觉得这里面贯穿了对一个起点,或者一个非常本原状态的思考。这个我认为是在建筑中非常重要的,就是设计应该从最本质的一个状态去思考。     这是福建的土楼,延展的这种屋顶的形式,以及内部它是一个在剖面上层层推进的形式,如果看这样一个剖面,可以很容易去理解。实际上这样一种形式,我认为它是由材料出发的,因为在土楼的建造里面,墙体和内部主要材料是木材,而外部是夯土都是需要有好的一个防水。     我认为土楼的一个形式,可以说是从材料的本原出发考虑的,也就是说一个非常简单的对材料的思考,可以延伸成为一种建筑的形式。同样在河南下沉的窑洞,结合了对于气候,对于当地的资源,以及材料综合的考虑,形成这样一种传统的民居形式,它是非常具有地域性的。     这是瑞康在60年代美国完成的一个图书馆项目,这个图书馆有一个很有意思的设计出发点,他们说当你有一本书的时候,你会走向光,当然这里头指的是自然光,所以他说图书馆就是这样开始的。也就是说他的这个设计起始于对于人在图书馆阅读这样一个基本场所需求的思考,所以把这个阅读的空间放在建筑的外围。     从剖面上可以很清楚理解他的设计构思,外围是阅读的个人化小尺度的空间。紧挨着是书库,中间创造了一个中庭,从平面上可以很清楚看到基本的关系。这是建筑的外部,所以能看到建筑的外部由这些阅读的空间所塑造的,立面形成关系的体现。     在中庭创造了具有一定神性的,可以说葬礼书本这样的空间。这里也有历史的原形,比如布雷的图书馆,对图书馆的思考就是一个宏大的空间充满了书,在这个设计里面得以体现。     也就是说这个设计是基于一个非常微观的思考,就是图书馆其实就是阅读,从阅读出发,进而产生建筑整体的格局,从微观到整体,形成这样一个秩序。     其实我对这个项目后来有一些思考,我在想他的出发点也是跟书的这种媒介相关的,比如说未来如果我们的书都不再是纸质,而是电子媒体,他的论述不一定完全成立的。现在用屏幕看书,实际上有自然光在屏幕反射,反而会带来一些问题。所以实际上建筑的任何思考,都还是有一定跟当时当下的物质条件有相关性的。他也意识到这个问题,他曾经说过人类所有的机智都是在实验当中,或者有时代的局限性。我觉得这个项目很好体现了建筑是如何从一个很本原的起点去思考。     另外一个例子是丹麦建筑师武众(音)在西班牙做的住宅,在海边,这是他画的草图,这是最主要的起居空间。实际就是对海的一个取景器,这是在场地当中一个景象。因为它是在岩石的峭壁上,所以补充在内部,实现属于自然洞穴的空间范围。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细节,大家可以看到这个窗洞,窗户好像是不存在的。这个窗户通过这个细节实现的,窗框贴在洞口的外部,所以从建筑的室内是看不到窗框的,而且是一整扇玻璃,没有分隔,很细节的处理,带来一个很不一样的空间效果,实现了非常纯粹的一种空间效果,类似于自然的洞穴。     举这个例子想说明在建筑立面,其实对于一个设计出发点的思考,应该从整体的秩序到空间,再到细节贯穿于所有的整体。所以对我来说,建筑设计就是起始于一个归零的状态,我们做任何一个设计,都不应该有一个先入为主的预设的一种想法,而是应该从一个未知的状态去开始对设计的思考。我想用这张图来形象的说明,比如说这是一个从室内看向窗外的风景。但是当你看到的场景被切换以后,马上就感觉到自己在空间中的位置,产生一个逆转。     当你看到的景象是不明确状态的时候,你是更难以判断自己在空间中这样一个状态。对我来说,这样一个不明确的状态就是设计的起始点。接下来我想通过我们实践当中一些项目,跟大家分享一下我们是如何思考的。     这个是几年前做的一个要项目,关爱中心,在北京郊区一个小的公益项目。就是一个小食堂,通过总图可以看到,这个是原有的建筑拆除以后,这个是新建的,基本的思路非常简单,我们就是想创造一个单一的空间,它的目的就是希望能够让这个关爱中心所有的孩子能够在这样一个单一的空间中去聚集,形成一个家庭的氛围。就是他们所有的用餐、上课,一些活动,都是在这样一个空间当中。     空间当中,所有的因素,都是围绕着这样一个出发点来考虑的,比如说天光,加强空间的中心感,同时条窗形成空间和院子视觉上的关系。这个建筑前面朝西的廊子起到一个和院子过渡空间的作用,同时在一天当中,不同的光线下可以形成很丰富的表情。从黄昏到夜晚,不同的光线的效果。     这是我们在云南的腾冲的辛庄村做的手工造纸博物馆,博物馆在这个位置,这是一个有400年手工造纸历史的一个村落,这是传统的造纸法,这是他们造的纸。这个是造纸博物馆的场地,就在进村的路口,这个设计的出发点希望营造一个建筑里的村庄,或者博物馆就像一个微缩的村庄,成为对整个村庄的预览,所以这个建筑是一个很小的体量,形成一个建筑聚落这样一个形态。高高低低,有展厅、书店、教室、客房等等。     这个是结构模型,因为它是在一个地域性非常强的村庄里面,所以我们的建造是运用传统的木结构体系,充分利用当地的建造工艺和当地的材料来建造。这是一个展厅的模型,能够看到建筑体系的一个构造,包括梁柱,还有下面通风细节的设计。这个是建造过程,跟工匠通过模型一种直接的方式交流。建房子之前建一个1比6的结构模型,让工匠熟悉这个房子体量,开始加工。     开工仪式,现场放线,然后是木结构的拼装,然后组装,再立起来,这个过程是非常快的,只需要三周。包括一些修改,这是我们的出场建筑师,这是结构成形,逐渐接近完成。主要的材料是当地的沙木和火山石作为基础。     内部的展厅用的就是当地造的手工造纸,这是展厅的内部,也可以看到屋顶的木结构。这是二层的教室,也可以看到木结构,屋面用的是竹子,起隔热和通风的作用,一些材料的细节。     这个是2008年汶川地震以后在灾区做的一个小学的重建项目,这是地震以后的一个现场,有几棵大输,设计当中保留下来了。学校设计的出发点,我们理解成一个微缩的城市,这里面建筑创造一种非常多样化的空间,而不是一个单一的单体建筑。这里面也包含了从比较秩序的教室到空间更丰富的兴趣教室以及操场逐渐释放的空间图关系,这是模型。     通过总图也能够看到和历史古镇的关系,这是建成以后的场景,所以实现了一些类似于广场、庭院的城市空间,学生可以在这里面有很多样的活动。     这是建成以后的一些公共空间,很多学生是住校,所以他们可以很充分利用这些公共空间。同时也是一个充分利用当地材料和建造方式的一个项目,混凝土、青砖、木材还有竹材,基本都是来自于当地,设计了很多小尺度的一些角落,这样可以有很多学生个性化活动的场所。包括建筑的窗洞,可以容纳很多活动。     这是我们在福建的武夷山的项目,主要是为了给武夷山的旅游所用的漂流的竹筏来生产的一个场所。这是它所处的一个位置,也是乡村环境,这是一个场地,在一个台地上。这是当地加工竹筏的工艺,竹子的削皮、晾晒等等,有一个仓库,有一个制作竹筏的车间,有一个办公楼和宿舍楼。     它的总体布局考虑的是运输的方面,以及通风,因为无论是竹子的储藏和制造都需要很好的通风,中间是竹子的晾晒场。这个是建成以后的一个场景,目前建了制造车间和办公楼。这是办公楼,用的是混凝土和预制混凝土砌块以及竹材,也是当地的材料。     这是制作车间,制作车间的设计应该说完全围绕着竹筏制造的工艺考虑的,从平面和剖面可以看到,这样一个车间原有四个生产单元,从平面上首先是竹子进入车间准备区,在剖面对应这个位置,有一个小的天光,进入到烧尾和烧头,烧制的环节是有明火的,剖面是对应的压的比较低的空间,因为并不需要太多的自然光,还有排烟装置。这个空间从平面到剖面都是围绕着工艺所需要的一个特点,以及我们想营造的空间氛围来出发的。     这是建成以后,这个是准备区,能看到烧制明火的区域,这个区域是一个压的比较低的空间,工人在这里可以保持专注,像他们传统的作坊这样一种氛围,实际不需要太多的自然光线的,注意力会集中在明火的火里。     这个是纵向来看整个车间,四个生产单元。后面的一些休息区。这个是在火点附近,墙体也设计了一些细节,整合了一些休息的家具以及消火栓这样的一些设备。     这个是从它的外部来看,地面用了通心混凝土砌块,实现自然通风的效果,用这样的方式也是非常低造价的方式实现自然通风,这个是构造,墙体和内外之间的关系。这是建造好的,跟环境形成了一种对话,这是另外一个车间,可以看到建造过程。这是混凝土留下木模板的痕迹,这是我们在北京完成的项目,在运河森林公园类似游客中心的服务设施,这是一个木结构的房子。这个设计的出发点也很简单,因为是在公园里面,而这个公园最多的树,开始想营造一个树下的空间,可以在树下吃饭、喝茶,还可以看到运河。     所以从这个出发,发展了一个类似于树形的结构体系,这是一个局部结构体系的模型,这样树形单元相互连接,形成一个网络的整体。这种体系有几个好处,一方面它可以边界非常自由,这样很好适用场地的条件,比如保留香樟树和地形。另外可以比较自由分期建设,这样的体系任何位置切断实际实现的都是一个均质或者完形的状态,所以可以很好适应建设。     因为这个项目在开始功能很不明确,从这点讲我们营造了一个均质的空间体系,类似于弥散的均质的空间体系,在内部可以实现空间很大的灵活性。所以从这个建筑的平面,大家如果看到它的柱网,类似于一个停车场。但是我们把它的轴线做了一个角度的轻微变化,所以这里面空间就产生了很多变化丰富的感受,这是建筑的平面模型、屋面,屋面形成了起伏的样子,这是内部模型的照片,可以看到树的单元。     这是一个结构单元的模型,支撑着这个结构,是通过这个柱子和四个悬臂梁相互联系,整个建筑坐在飘浮的混凝土平台,两点考虑,一个可以有效防潮,第二所有的机电系统都布置在下面,比如空调也是从地面送风,这样可以把木结构屋顶完全解放出来,不用再做吊顶,可以实现结构和空间很自由的表达。包括雨水管、空调都在平台的下面。     还做了1比1柱子模型,来研究它的尺度,这是建成以后的场景,这个用的是现代胶合木体系,所有的梁柱都是工厂加工好,在现场进行拼装。建成以后的内部空间,屋面用的是木板。这个是木结构在工厂加工的场景,梁柱的切割,现场的装配。这是八根梁相交的结点,这是建成以后的效果。     局部的墙体,我们就用场地做基础挖出来的土来做的夯土墙,也是就地取材,传统的夯柱的方式,加了一些色彩,形成这样的机理。这个是我们在北京白塔寺完成的一个小的四合院项目,这是它所在的位置。     很小的一个项目,只有100平米,就是10米乘以10米这样的场地,可以比较看到现状的北京旧城的城市机理,以及去除掉私搭乱建的机理,所以看到密度有很大的不同。     从我们实际院落的现状也可以看到,这种大杂院和传统的四合院尺度差别很大,由于加建营造很小的尺度,这个已经成为生活的日常,可以说是几十年的状态。这是我们设计四分院和传统四合院同等尺度的比较,所以能够看到尺度差别很大。四分院的大小相当于传统四合院中间的院子大小,可以塞到里去。     主要设计出发点,从四合院的合到四合院的分,对应居住模式的差别,过去主要是家庭居住,有一个象心性,四分院是合租公寓,更强调个人居住的私密性,从合到分体现到了对生活方式不同的理解。     在平面上就形成这样一个分车状的布局,这样每个居住单元都有自己独立的小院,非常私密,干什么都行。这个是俯瞰,这是内部,因为空间很狭小,这是从平面来看,中间是一个共享的客厅,这个是其中一个居住单元,这个是院落,基本一个空间关系可以看到,剖面也可以看到跟胡同有关系,非常狭小的一个尺度,所以在剖面上还要做一些高低的处理,比如院子是抬高的,是为了让庭院有更适合的比例。     这是客厅,通过天光,在房间内部,也是利用高度,床在上面,卫生间在下面,这样充分利用空间。有一个小的天窗,这是从院子里面看。建造它用了一个预制的建造体系,就是钢的龙骨加上木塑墙板,工厂一比一拼装,再拉到胡同里组装,建造非常快,建造周期比设计周期还要快。因为胡同里要考虑扰民的问题,所以缩短工期,减少噪音、粉尘,减少对邻居的影响,这是建造需要考虑的。这是建成以后,能看到和周边胡同环境的关系,所以是一个很小尺度的房子。     最后一个项目是我们接近完成的一个项目,在云南的庐江边庐江坝,有八百年的大榕树和一个电影院,围绕这个场地做一个咖啡的加工、体验、接待这样一些功能,同时把电影院改造咖啡博物馆。这是它的场地,本身也是台地,空间组织就是围绕这两棵大树以及这个电影院来做,这边是咖啡的加工和接待这样一些功能,这边是博物馆。     剖面上,结合地形,这是中间的一个院子,这是电影院的内部,将被改造成博物馆,加了几片弧形的墙,让空间形成一个切片式的序列,同时对原有建筑具有加固的作用,这是模型照片,可以看到改造完以后博物馆内部的一个场景。这是咖啡品尝、体验的空间。     这个设计可以说很重要的一个出发点就是材料,一个是当地最普遍用的材料还是砖包括现状的电影院也是砖,一开始希望用砖做一个房子,所有这些形式都是从砖出发的,包括这种拱的形式,这是连廊和院子,这个是一个月以前拍的建造过程中的图片。庭院和博物馆的一个关系,这个是咖啡厅,这个是钢梁,拱做到钢梁上。这是模型,这是一个剖开的轴侧图,一层使用十字拱的形式,二项是单向拱,一层是多功能的活动空间,最早考虑咖啡豆的储存,二层是咖啡的加工制作,所以需要一个大空间,所以是开放的,三层是客房,每层功能不一样,对应不同的空间形式和结构形式,整合在一个建筑当中。这个是加工车间的模型,可以看到连续的单向拱形成的开放空间。     外边的廊子,可以由游客参观咖啡加工过程。这个是一层,模型的仰视。这是一种非常古典的圆形,后来甲方决定不用来做咖啡储存,改做多功能的文化活动空间,也可以。这是当时做这个拱的现场样板的实验,就是模板,砌砖,这是建造过程。     最后,我想回到论坛的主题,我想在这引用梁思成先生的话,在任何建筑活动最原初的时候都是从最本质的角度出发,无论气候,人的需求,材料还是地域的环境,但是随着文化的演进和发展,更多会和文化形成一种密不可分的互动关系。有的时候建筑往往会被文化的东西所绑架,所以我觉得这个论坛的主题非常好,就是建筑之本原,提醒我们做建筑的时候应该回到问题的根本,回到更朴素的状态去思考。     像建筑师西扎说过这样的话,开始一个设计忠于独创性,就要无文化和肤浅,这个表述的是同样的一个意思,建筑要回到对起点的思考。谢谢大家。     刘玉龙:谢谢华黎做的非常好的演讲,我们现在请第二位演讲嘉宾,是北京工艺美术大师张宝贵先生,我觉得最关键的是建筑师最重要的好朋友,做的孔子研究院还有国家大剧院音乐厅的吊顶,到某位研究生做的一个小博物馆,是我们的青年建筑师,所以不同年龄的,不同声望的建筑师都在张宝贵先生的材料和工具的帮助下,在建筑上得到了很大的作用,很有幸请到张宝贵先生作演讲。          张宝贵:我发言的题目是匠人的修为,非常感谢清华,每次这种活动,都是建筑师在说,我也不知道我能不能也做一个匠人,我插队山西20年,回北京29年一直做混凝土,开个玩笑,一直用混凝土在谋生,在伺候建筑师,所以这里头讲两个人,一个是建筑师,一个是农民,完了讲房子的故事,主要讲房子的表皮。因为没有上过学,所以不会系统讲话,如果不跑题不知道该怎么讲,所以请大家原谅。     1997年清华大学举办中国雕塑论坛,我有个发言,吴先生听完以后带着十几位老师到了昌平,说在设计孔子研究院,要做一个雕塑,那个时候我年轻,就说二十年前,四十多岁,不知深浅,一口气答应了。其实我觉得匠人一个特点就是不知深浅,第一个茅草屋,什么为深,什么为浅,第一个窑洞,第一个大家认为最好的建筑,都是因为不知道深浅。     我们今天对深浅了解的太多,胡老师讲的非常好,讲到梁思成先生的故事,我们为了谋生,我代表农民做了29年,我们没有权利去顾东顾西,我们为了谋生不得不拼死拼活干,没想到吴先生写了一本书,吴先生管谁叫做大师,吴先生不叫大师了,叫宝贵大家,我想不管叫什么,表现老一代建筑师对于手艺人的尊重。特别希望把手艺坚持下去,不管挣钱赔钱,其实世界上任何一句话,都是听音,喜欢钱认为叮当烂响的就是钱,喜欢名就是名,如果感觉另外一个意思,宗教的意思叫悟,29年我认为匠人如果能够有修为,更重要就是静下来,把什么都放下了,手里的活儿就能做好,上百年更久远不会坏。     今天庄院长让我到这发言,也是因为看中了我手里的活儿。13年2月10号,一百个建筑师都是建筑界非常活跃的,包括庄院长等,其实一个乡下,那么多建筑凑一块,几乎不可能,为什么?还是跟手艺有关系。上面是老的建筑师,下面都是20多年前青年建筑师,我觉得社会对匠人已经久违了,一个人是不是匠人摸手就知道,我现在手已经没有当年的老糨子了,虽然曾经是一个手也会瘌人的匠人,一个女雕塑家是最了不起的雕塑家之一,七八十岁的时候见到她跟她握手,满手都是刺,她不是为了名利,她喜欢这件事,她是匠人的楷模,因为喜欢,除此以外别无他求。     庄惟敏说我上次去宝贵石艺,张总走在外面,面对满块混凝土墙板,他指看其中一块说,这是用肥皂水洗过的,这块有石材的质感,那块依旧是水泥,一般的材料根本不会在意这些细小的环节,但张总不会这样。这是庄惟敏主持的,刚刚完成的文心书院,工期只给一个多月,几千平米有点不讲理,兵马俑、长城干不完没事,灭你九族,为什么能出匠人,就是统治阶级不讲理,我现在不是说庄惟敏不讲理,这个事太重要了,不讲理领导去了,我们干不出来就不让我们干了,为了谋生就必须能干出来,后来明白什么是风格,风格是局限,没有局限就没有风格。所有的风格,文学家、艺术家、建筑师,只要编个风格都立不住,逼出来的风格都是真的,都会长命百岁。     这是延安文兴书院,我们作为一个靠手艺吃饭的人,能快速完成吗,能简单完成吗,能有效完成吗,做出来的东西能是建筑师要的东西吗,而且是废料。所以我认为今天有个诺大的舞台,正在呼唤当代匠人脱颖而出,还是用手艺说话,而且有机会到清华讲堂说话,这是手艺人又一次机会。     其实不管怎么好的先进技术,最后离开手想一想是什么,手是乐趣,手是感情,手是一辈子到了最后时候的回忆,手是一种健康的象征,是一种向往。所以我想手艺这俩字,上午胡老师把拙匠掰开讲,其实手艺也能掰开,很多都能掰开,掰不出钱怎么办,浪费时间,往往掰不出钱的事都是真事,能掰出的都是瞎事。     我跟他讲我就是一个干活的,和老百姓在一起,最初我也上山背石头,在车间搅拌混凝土,要纱布打磨,手指头全都出血了。建筑师需要这项技术,我被高看了,十几年前没有人提匠人这个说法,也没有人觉得匠人有什么高贵之处,谁也没有想到今天人们会逐渐关心匠人这个群体,还是赶上好时候了。如果不提这个说法,我们还是一个干活的,沿街乞讨,到处寻找商机。我想人不要着急,就像天黑了慢慢天要亮,冬天过去了,春天来了等等,等的起就叫商业。     这是用废料做的,意大利说要用水泥做,造价还低,工期短,不需有接缝,很多重大工程,特别国外建筑师的伟大设计,最后设计都是靠工匠一砖一瓦一块一块安上,这里有很多手艺,不是匠人没有手艺,是时代的话语权有点失衡。如果既讲建筑师的绝活,又讲匠人的绝活,我想楼倒的会少,桥塌的会少,不重视第一线劳动工人价值的时候一定会出事。     匠人不是不需要钱,也不应该没有钱,好的匠人着眼点一直不在这,匠人不是商人,匠人在乎的是手艺,他们只会干活,他们缺少经济意识,他们的语言都在手上,几千年过去了,很多了不起的艺术和建筑,出于匠人之手,没有留下他们的名字,他们的劳动过程是一种美,一种修行。凡是没有话语权的匠人,除了修行,我不知道它还能怎么样。它只能安慰自己给点钱就不错了,比如那活儿干完了自古以来就没有我们。这个世界最重要的事情不是拿起来,是放得下去吗?放下了海阔天空,建筑也是如此,尤其是包括哲匠的哲到底是什么哲,放下了不言自明,拿起来了永远说不清楚。     这些工人跟着我二十多年了,没挣过钱,但是他们手里有活。比如右手一道工序直接测出,显得我们有本事,我们自己认为自己有本事这叫自信,自己相信自己,这是最难做到的。后来我懂得了为什么那么多建筑师高看我们,怕我们有逃跑,这个活谁去干。     比如说水稻博物馆,前面没有映画就是稻田,今天都在讲夯土墙,用真的土夯,把傅悦的故事拿到今天,更标准化,更产业化,拿老祖宗的精神,不要拿老祖宗的办法,我借崔凯的话讲我们提什么是厚土,有了这个我们对建筑的时间和空间发生本能上的认识和变化。不然的话我们说的词,仅仅是个词,顶多是房子这么大的空间,假如我们能认识到厚土,厚土会改变的不是建筑,是我们的思维方式,思维变了,一切自然都变了。     比如土坯,程泰宁让我画一幅图,放在大剧院,让我找的感觉,我说从未知到未知,土是大地,它不争,它无语,任由人类开采,土地挖个坑就可以长庄稼,帝王将相争的也是土,人死了也是挖个坑埋着。有时候说起某个建筑,某个人,觉得比较足拿土说事,人们喜欢土带来的财富,从出生到死亡离不开,又怕称为图,这就是矛盾。干活的人日出而坐就是回到家还会想到地里的活,这是他的全部。全部就是生存,其实甭管干什么活,尤其卖手艺的,回家吃饭也想着活。建筑师也是匠人,哲匠,因为一直离不开他的活,只是那不是手艺活,是画图的活。     最近有人批评画图匠,15年王辉让我到五龙庙,这个事争论很大,我说能不能拆了让农民做,我知道山西有一个秋风楼,离五龙庙很近,我们俩聊的很远,我发现凡是能跑题的时候都能够扣题,如果离不开永远都说不明白,就是本质的看,全面的看,动态的看,这是学毛主席背的课文,那个时候没有用上,现在用上了。土到底是厚度还是厚土,王辉不懂,我也不懂,我们俩瞎说,他做了很多图让我们去实现,他不断跟我们交往,下面有图,有实践的东西,我们都在搞,谁也不知道,碰上就有了。用了半年的时间在摸索,不是夯出来的土,还叫夯土?对于空间来说都是一回事,当废弃物表达出来的夯土墙展示出来的时候,大家关注的是废料变原料,时间流逝了四千年,再过四百年人们面对这些墙也许会习以为常,面对真才实料反而觉得别扭,如果出现了很多有手艺的匠人,这种故事犹如童话。     五龙庙的项目很小,完成的时间也很短,各方面很重视,冷漠的五龙庙又活起来了,有人说这种方式对保护古老建筑是积极的。建筑界议论纷纷,有的声音很强烈,作为建筑师是幸运的,所有的语言都是真实的,都是从心里流出来的,这种现象在当下非常少。有建筑评论说,有龙则灵,包括五龙庙,有人的力量不能达到的时候神灵就出现了,老百姓关心的是能够过上好日子,天上真的有神灵会在乎人间的创造性行为,龙真的出来了,反而惊慌失措,五龙庙的故事让我们仰视王辉,他属于现在,他的伟大不是建筑,提出学术的话题,所以王辉给我一个任务,大哥到那演讲讲讲五龙庙。     比如单军做的晋中博物馆,右边是拉萨火车站,石边加的多不但降低成本,而且有效阻止污染。我想工匠是在这个过程当中找到了一些方法,这些方法献给建筑师,把这些故事献出来,一开始我用修为觉得不太好,但这是我内心的体会。我觉得修行要好,修为要好,真的可能对建筑师刚才谈的哲匠话题,也可能会有一点点抛砖引玉的作用。     我觉得崔同是个傻大胆,开始没有规模,都想创新,04年他就做了,为什么,他的设计院叫中科院,中科院都不做,天下真的要出事。这是做完的效果,西北出来了秦始皇,唐太宗,汉武大帝,他们不是模仿,他们想怎么做就怎么做,不是模仿,他是想按照他们做到的方法去试试。     这是延安大剧院,还有丰县汉皇祖陵,建筑师和我们就像水上的浪花,互相拥着走,我们真的能够跟建筑师拥着走吗?如果都有活力,建筑界想一想,美不可言。天不变,道亦不变,我们周围的环境都在发生变化,何院士让水泥做书皮,广东的彭勃废料做建筑墙板,还有用水泥模仿夯土墙,这些都是假冒,四千年前做真实的夯土墙出于无奈,今天的夯土墙在哪儿,今天的建筑在哪儿,今天的表皮在哪儿,关键是要问我们,我们在哪儿。     我们心在墙上,还是在标准上,我们要问自己作为建筑师,我大胆了,我们在哪儿。这是夯土墙,这是崔凯鄂尔多斯体育场等,还有让水泥做灯,我说拆解的废砖废瓦怎么办,未来的城市会是什么颜色,这是张奇的天大建筑博物馆,用粉碎的材料再上墙。假如天下的建筑师,天下干活的人都去寻新的环境,寻新的规律,想一想这些画面真的美不可言。     把我的感慨献给大家,请大家批评。回想十几年前接手国家大剧院音乐厅吊顶,那议会离开了经济,一种莫名的力量犹如幽灵施了模仿,每个人发挥了个人的技能和技巧,当成功那天,每个人都像世人诉说大剧院让手艺人找到了成就感,把我们引入了文化的轨迹,在建筑师的圈子里传世了宝贵的故事,很多有影响的,也有一把年纪的建筑师称我为宝贵大叔,我知道这种称谓是对匠人精神的致敬,一个又一个项目让我们出了名,我们明白主要是项目太有分量了,建筑师太有才华了,装饰混凝土只是一张皮,如果可以体现创造的态度,又能恰如其分进入环境,也型会助设计一臂之力,有人问我最让你骄傲是哪个项目,国家大剧院音乐厅吊顶,最后的效果几乎完美,如果用做国家大剧院态度去面对所有项目,我们一定是幸福的。国家大剧院项目没有赚到钱,赔了一百多万,有人说我有毛病,有本事的匠人没有本事的商人。     我一直想把大剧院的吊顶做好,大剧院的影响出去了,大家看中了我的能力和态度,越来越多建筑师找到我,以为我什么都会做,其实不会这样,我其中汲取文化的力量,是在时间中生成的,有建筑师说这八百天进行了一次修行,终有一天人们关心的不再是收获,也会关心播种的人,关心推动社会进步的人,他们出卖了自己的劳动和智慧,哪怕微不足道,匠人的精神存在很多人的身上,他们顾不上想很多事情,因为手里有干不玩完的活,天长日久把一切都放弃了,生命离去了,价值在于完成很多产品,用手艺和心血,他们的价值还在于默默无闻,顺其自然走完人生的路,这是一种修为。谢谢。     主持人:谢谢宝贵大师,宝贵大匠,宝贵大叔精彩演讲。下面第三个演讲是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景观系副系主任朱育帆教授,演讲的题目是拾遗与匠心。     朱育帆:很荣幸,今天这个论坛我想谈点体会,讲的题目是拾遗与匠心,我们设计师并不属于能够把自己设想的东西自己实现出来,是各有分工,我想匠就是一股劲,也是较真。但却是这个匠有两个意思,一个说你死板,还有一个说你很匠心,用到别人身上就要小心了,有可能是骂人的。     今天利用这个机会跟建筑师交流一下理论与思想,因为我也跟非常多的建筑师合作,对建筑有了一定的了解。从客观角度讲,建筑师特别高的频率画这个图,这个枝没细,千万别挡了建筑,完全同意,这个涉及到专业的问题。景观呢,也有它的专业,时间和空间叫板了,空间肯定具有优势,到底把设计的东西放在哪个位置上。     颁发奖的时候是1985年,我们来看看这个绿地,有点相反的例子,这是西班牙非常著名的景观设计师,他是建筑师出身,在UBC拿过硕士,在西班牙非常知名,教科书级所有的结构非常棒,几乎是完美的。但是客观地讲,先看树的结构,树是压到后台,但是对不起,如果你想控制它的生长要把它砍了,否则将以不可阻挡的方式长大,这里边包括景观和乔木的灌木的关系,乔木经常会颠覆空间的秩序,这种秩序尤其是在非常想控制的时候往往颠覆了。所以这里就是我们所说的就是专业的客观规律。     景观专业经常被认为种树的,花花草草,所以我今天就讲讲花花草草,因为花花草草不太简单。这是寻爱奇梦,它里边说明文艺复兴时期在西方世界里边对于万能的世界有一个完整的结构,中间代表的是建筑的区域,这几排是我们所说的植产地区。我们可以看到这个典型,如果从花的角度来说基本是控制植产地区,这个时候所有的世界都是完整的几何化。     我们可以看到这个是庄园,这个是那个时代基本的特点。到了法国巴洛克时期,恢复超大结构,仍旧通过几何化的方式来控制和加强原生的领域和设计。到了18世纪的时候,它会对自然世界形成融汇的方式。这个时候按照物质标准来观看乔木,来观看灌木,它是换了一种原则方式控制这个世界。但是谈到方位角度来说是一样的,这是英国最著名的形式,确定一个边界条件,这时候园丁来做这件事情。     如果没有这一个对于同类感兴趣,其实你可能走不到这个位置。最典型的就是花草,到了19世纪的中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他在化学家发明光谱的时候,他突然发现花卉的颜色和光谱的颜色可以产生联系,它会通过花卉的方式表达非常丰富的色谱现象。这个方式把更多的花卉结合在一起,这个时候就形成所谓种植领域难度系数最大的,因为要看上百种花卉的属性,才能做好花卉设计过程。     这张图可以完整显现出对色彩细微的把握,影响非常大。其次他是非常著名的建筑师,他对于台阶的起度,形成了重要的一种互补,这是一种互补的创造,一旦人死了去花园拜。一百年以后出来一个人,让这个奥多夫做一个石匠的花场,这个项目非常成功。这个是PLET OUDOTF,现在可接受度非常高。知名度最大的高县公园,本身不大,种植的非常多,两百多种生宿根花卉,整个合在一起四百。可以看出它产生这样的一种,强调的是新的生宿花卉多种野生草本种的地方。因为这种方式在一年中的气象变化是最突出的。     我们可以看到在这之前有很多人物,都有很多实践。其中一个是非常有名的,把野生花卉欣赏纳入到他的园林中。这是美国的一个人,他把植物和野草纳入其中,纳入所有这些其实表现上都没有奥多夫强。我们可以看到他对种植学的体验已经达到了一个非常高的高度,随便一个场地他都会主讲,而且从来不会让别人烦,也不抢别人戏。     通常情况下可以看到不同的色彩是最突出的,可以看到不同的色系会显示出对颜色的敏感。奥多夫说过一句话非常重要,他说景观非常重要,但是它是第二位,第一位是结构,这个跟设计是一样的。所以他需要知道植物基本的情况,到底是宽叶子、窄叶子等等。还会观察到草生长方式和分布速度,包括生长的细节,我指的是以年为单位周期的。奥多夫一个更加重大的贡献是把观赏草作为一个非常重要的,尤其在冬天,这是实验性的,现在已经非常普及。这是东泰,非常细腻的。     像高县,原来的口号就是保持简单,保持自然的状态,奥多夫的设计确实非常好,但是仍旧需要背后强大的结构去支持,这跟原来的初衷其实是背道而驰,恰恰所有高县的植物又足以去维持这种状态,其实又变成了巨大的落差。所以这里边我也参与了一个展览,有一个英国设计师提到,他解释的特别有意思,他提出的概念,他说用很多方式,第三年的时候是非常好的状态,保证造价及其低。     下面讲一下另外一个板块,画,因为个人的原因,经常会看画,尤其古画信息量非常大,我们想看看早期的园子,完整的没有。我们可以看到它的室外环境,对照一下现在看到的清代是什么样子,包括宋徽宗的,仔细看的时候会发现真是很大,完全丧失了一些信息,尤其清代的中国园林式,我们可以看到这些图,完全没有明清式自然山水的迹象。这里出现了花瓶,它的水池也是方式,更有意思的出现了类似于西方的花,这在明中期早期的时候会反复出现这种这种方式。我们更希望看一下还有什么可能通过这种方式,另外确实明代的画和清代的画是不一样的。     当我看到这幅画的时候几乎颠覆了对中国园林最后一根稻草,这是一幅名作,画了一个明代的,在中间画了一个轴线非常完美。根据描述,这张图非常清楚显示出格局,如果我是一个学生,做成这样的可能及不了格,都得做成这样。但是事实上客观对待历史,其实非常丰富,需要认识。其实需要一个平台,看看能不能试着做一下。     这是独乐园记,里边有很多记载,能不能再诠释一下。对于这样一个有文章,有绘画基本的一个指导画了,这个是一种遐想。在独乐园看到竹子在一个圈里,然后一把,所有这些都是一种方式,我们找了一种可能,就是把它的结构再诠释了一下,但是考虑到后期养护的问题,做了主体,这是竹子的轴线,这种绘画会反复出现,做了一个尝试,看能不能有意思。这是建成的场景,非常唯美的一个的场景。徐甜甜做了一个竹林剧场,我认为更加具有诗意。     第三个讲一下我接触的很有意思的事情,我做景观大家都知道,希望做一个凉湖的景观,前提条件是希望能做出江南水乡的一个基本的,作为这个湖几乎是一个非常成功的。无论从什么地方能够找个湖就做了,找不着湖自己挖一个湖。甚至在西北非常缺水的地方坚持挖湖,做城市设计。这个是在东部挖了一个湖,请了大公司做了面向未来的城市设计。我们去看的时候很高兴,因为很漂亮,我们可以看到这个镇在这里没有任何价值,老镇所有区域都搬出去了,我们可以看到菜市场,大家都想拆了,这里做了一下,我们考察这个场地之后,跑了大街小巷,跑的非常细,因为带着感情去跑,而不是你觉得什么有价值确实有价值。我们可以通过湖体的装饰把原来的东西具有价值,所以提了一些建议,这是西班牙非常著名的案例,贫民窟,看上去没有任何价值,但是做完还是有价值的,所以尝试原来的河流、河道、街道。做了一个面向历史也面向未来的一个岛,这个前面是面向未来的设计,这个是开发了两种机理。应该说我们做城市设计,但是这个项目对于甲方的触动比较大,今后会继续做,我想这是对于中国快速发展的基础上最大的处理,能够留下更多的机会留给未来。     我们所谓现代的价值,其实我们都知道所有的事都一样,我们需要建议两个不同关系的搭接,如果大家把这些想明白有更多丰富的事情需要做。谢谢。     刘玉龙:谢谢,下面有请AECOM中国区建筑设计副总裁钟兵先生,题目是中国语境下的全球设计。大家欢迎。     钟兵:大家下午好,我用另外一种视角和方式诠释大会的主题,从中国语境下的全球化设计想到中国语境的关键词非常多,创新模仿,传统现代,自信彷徨,冲突融合,竞争互补,最重要的是高速和低质,这是大家最纠结的事情,作为职业建筑师或者完成几百万方的建筑,我们也在思考,如何高效思辨应对快速发展的设计实践,这个恰好和今天论坛的主题有高度的契合性。我们的主题叫建筑之本原,哲匠之精神,思考、思辨也许是我们重新出发一个新的起点。     建筑本源,我们在研究的是建筑内在逻辑和它的表现形式的一种互证,现代主义的观点最简单就是形式追随功能,现在我们的形式已经不受一些结构的约束,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形式已经可以创造功能。但是我想更高级的表达应该是形式和逻辑有互证的关系,这种形式反映的逻辑包括我们思考的逻辑,包括我们行为的逻辑,也包括建构的逻辑。     提到哲匠精神,刚才几位都对哲匠有很多的诠释,我想用一个最字面化的解释,叫有思辨,有追求,技术精湛的实践者,本来是一体两面的人或者物或者团队,包括思辨、技术,包括世界观和方法论,包括中国古典哲学讲的道和术,当然我们写建筑设计说明最会写的就是愿景和策略,如何把这两者相伴而生互为因果的关系用很有逻辑性的表达连接起来。     所以我想一个好的或者一个有意思设计院,应该是有深度的思辨作为基础,而一个很完善的设计策略,需要有高度的技术做支撑。所以在一个大型的全球化的设计机构里头,一线做设计的建筑师我想这个大型的设计机构也有一些它的特征,我想哲匠并不单纯是一些个体,也许是一些机构,也许是一些平台,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我们希望用一种平台化的服务,把这种个体精神和整体品质取得共鸣。在思辨让这种大的机构,其实也有国际视野和本土精神多维度的思考,可以增加思考维度。在技术上这种多专业的整合,会对我们的操作带来更好的一种支撑。     这张图片是两年之内完成的在中国区一部分项目的实景照片,大家可以看到不管从数量上,还有从丰富程度上,其实是跟我们现在中国的这种建筑事业发展是非常接近的,就是说种类、规模、地域、尺度都非常丰富,但是作为一个大的设计机构必须面临所有这些不同的业务,不同的挑战和不同的业主,我们用什么方式把我们的设计思维和最后表达的形式、逻辑结合起来,也许是大家最感兴趣的一个问题。     下面我把我们其中五个地域不同,尺度不同,业主不同,功能不同的项目作为一个切片,来分析一下从我们的设计愿景到我们的设计策略和最终的设计表达。     第一个项目,我们是在14年建设完成了北京雁栖湖国际会都,我归为文化类,其实是大型的会议中心,但是作为一个接待各国首脑的一个场所,从政治上需要表达中国的文化自信,从建设理念上要表达新一代领导人需要的生态意识,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也是一个政治型的项目。当时提了三个最为概括的设计愿景,叫中国的、现代的、生态的,这三个是永远正确的理论,但是也是最难实现的。那就面临这样一个矛盾,从开放到私密,从中国到世界,从传统到现代,从自然到人文,都需要把这些东西做一个很好的对接。     而我们的服务,其实是比较特别的,我们这个项目的服务团队,其实是包含了生态、规划、建筑、景观四个团队同时介入,而且赢得这个项目,除了本身方案的竞争力之外,就包含我们这种多层次服务的一个背景,实际上是让业主相对来讲对这个项目的整体品质和它的呈现感觉更踏实,这个项目介绍不是从建筑开始,而是从规划来讲。     我们这个项目的出发点,其实它是一个生态策略,大家可以看到红线标定的是原始场地的界面,原来它是一个半岛,但是在半岛的两侧是有两个水弯,我们去看的时候水质非常差,对周围水域的影响是负面的。景观团队提出疏浚河道的办法,把中间这道原有的河道疏运出来,把半岛变成一个独岛,不仅把生态环境做了改善,同时让岛屿由原来半岛变成独立的孤岛,珍贵性、私密性包括未来运营都会提升一个档次,所以我们的设计出发点是从这来的。     另外上岛之后,对于原有植被做了调研,所有植栽都有标定。这就是最终完成的效果,大家可以看到这可以讲是非常规的,像正式性的项目都会有这种强烈的轴线,强烈的人工港,尽量把这个作为自然原始场的回归。这个塔有一个小故事,在清华这个塔是清华一个老师做的设计,当初和他也有一个小的争议。当时他做了一个70米高的塔,整个场地所有的建筑都限制在15米的高度,希望不超过高大植株树木的树冠,这个到70米非常担心,觉得尺度太大,但是可以看建成以后的效果,它的尺度关系和整个场地的关系是非常和谐的。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刚才讲到这种大师或者老先生对这种尺度的评估,对环境的把握还是非常有经验的。     这是规划策略,这个和环境策略是联系的,我们用的方式是一个传统的中式的营山理水的方式,有南北和东西轴线,南北轴线是把空间的序列和一个自然的机理结合在一起,所以这样的标定周围的环境把它适当的划分从不同山丘、水岸、半岛形成的自然台地,这种规划和自然的协和是非常密切的。     这个就是我们当初在做设计的时候对场地的研究,刚才我讲所有的建筑都是控制在15米的高度之内,场地原有的35米高差到建设完成以后,依然保有原有场地的高差,所以对场地严格的尊重和保护,实际上是我们设计的基础。     当然从建筑策略来讲,我们这个项目其实也是一个集群化的设计。除了ACOM做别墅和酒店之外,北京院做会议中心,清华院做另外一栋别墅,我们这11栋别墅也是由不同的建筑师完成的,所以形成了不同人对中国建筑和中式建筑的理解。当然寄情山水是对传统自然观的解读,从院落做的更多不是形象,而是核心空间。还有建造方法更多用现在的工法来表达。     这个就是最后我们建造完成的12栋不同形式的贵宾别墅和一个精英酒店,这12栋贵宾别墅其实它是每个别墅要接待一个国家的代表团,所以也是一个小型的迷你酒店的设计。     这是我摘其中几个项目,这是最大的酒店。这是我们建造的一个细部,可以看到做的折叠化处理和一个非常简单干净的玻璃幕墙做一个结合,前面又做了一个非常博的反射池,让自然建筑,传统和现代在这个局部有一个高度的融合。     这是我们形成的内部空间,因为我们和场地结合,它是在水岸的,这是一号别墅,是在山顶的建筑,我们引用了中式卷棚屋顶,来呼应周围的山体。这是中间形成的核心庭院,大家可以看到所有的建构方式、材料都是现代的,但是表现的是一种内向的院落空间。     从室内可以看到,我们主要的入口会形成一个非常有序的对景的院落,这个强调成竹院,这是竹院的空间。这是另外的3号别墅,也是在山地之上,有一个明显的叠台特征,另外对场地压迫极少,没有任何院落空间,所有户外活动空间都是用这种屋顶的露台,就变成院落空间的一部分,极大限度的保留对场地的侵占。     这是另外一个5号别墅,其实也是一个风车状的四合院的特征,跟华黎讲的超小的四合院有异曲同工的想法。这个是其中四合院四组院落其中有一个半开场的院落,整个都有雁栖湖,面湖做了一个十公分厚的反射池,让这个池和整个湖面形成稳定的永久的连接,所以和湖面的关系就变成非常稳定的水的这种感觉。     这是另外一栋,也是在水边的,整个建筑是在水面之上,下一层就是一个室内的泳池,室内泳池水的界面和湖面也形成视觉上的连续。这是内院空间,通过中间半弧形的空间把前后两个院落做了一个空间上的划分,在底下有一个视觉上的连续。     这是10号别墅,用小的聚落表达一个单栋建筑,这种相互空间的扭折是非常丰富的。这个也是我们当初和业主一个比较大的纠结,作为一个政治性接待的一个场所,做这样变异性的空间,犄角旮旯非常多,业主也是非常开放接受了这个项目。另外细节上看,墙面并不是用灰砖砌的,因为现在这种工艺和材料都已经很难找到,所以我们用的是花岗岩,把它切割成青砖的尺度,钢挂的方式挂到墙面上,选了有色差的石材。这张图是景观和建筑结合的关系。     第二个项目是比较小的项目,是深圳蛇口的展示中心,也是蛇口自贸区整体的展示中心,有六千平左右,是一个非常临时性的项目,更强调时间性和地域性,希望达成山海之城的记忆与展望。这个在田海地,周围没有任何建筑作为参照,业主说这个项目没有任何约束,没有任何定位做出一个方案觉得不踏实,所以在没有建筑的环境下,我们寻找一些定位系统,作为这个点,实际大家知道深圳的发源点是蛇口,蛇口的核心点就是我们所在蛇口岛这片区,正好有三座山,还有三个港口,帮助我们把这个项目作为一个定位。它的视觉延续分别对于自然山体和人工建造,把它作为一个验证的定位系统。     这个就是我们最后形成的三个弧形界面和三个窗口的关系,每个弧形界面大概有70米长,窗口大概是24米乘18米一个窗口,这个建筑现在盖到那儿是一个高出地面最高大的建筑,未来就是在所有高密度的超高层建筑围观之下,所以考虑到第五立面也是一个视窗,所以把它的屋顶立面和侧墙立面做了一个翻转,形成连续的。     这个是整个一个建构逻辑,作为展厅来讲必须有一个暗盒空间,这个环境和空间从策展公司来讲分别展示现在和未来,参观完巨大的模型之外可以通过外廊看到周围建造的工地,拔地而起的高楼大厦,把未来、现实做一个很好的连接。     这个是做完建造之后形成的夹缝中间,在空间一边是一个石墙,是我们的展厅空间,另外一边是开场的景观空间,可以眺望整个蛇口太子湾片区每一天的成长。     当然作为这个项目是一个临时性的建筑,所以所有的材料,都是用钢和玻璃可回收的。因为用了三维曲面,实现起来是用了二维结构拿三维曲线表达,270根,整个长度300米,更可怕的是巨型玻璃,建的非常精细化的三维模型,整个品种应该有1800种,6300件,最后我们通过每块玻璃边角的金属夹子尺度调节,最后压缩到420,才实现了这个效果。所以从建造来讲,也是有非常精细化的处理。当然这个项目之所以我们能赢下来,这个项目建筑室内还有景观都是由AECOM团队整体打造的,这个是它的室内空间的效果,可以看到和整个建构形态还是相对吻合。水体和整个建筑,就是外部景观的形态和整体建筑也是相对来讲比较匹配的。这是最后完成的一个效果

2016清华设计学术周“建筑之本原 哲匠之精神”上午半场

    主题:2016清华设计学术周“建筑之本原 哲匠之精神”     地点:清华大学蒙民伟音乐厅     时间:2016年10月12日 上午     庄惟敏:尊敬的各位来宾,各位学者,各位建筑师朋友们,老师们,同学们大家上午好。     首先请先允许我介绍一下我们的嘉宾和主办方,本次设计周的主办方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建筑学院联合主办,也作为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建院70周年系列活动之一。     感谢各位嘉宾的莅临,下面隆重介绍一下我们的嘉宾。     (介绍嘉宾)     此外在这里我还要感谢合作企业,这些公司对我们这次的活动给予了大力的支持,让我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因为学术周的活动非常精彩,上午有很多主旨发言,在这里简短说一下,下面请嘉宾致辞。首先有请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陈锋司长,有请。     陈锋:尊敬的庄惟敏先生,各位来宾,各位老师,各位同学大家上午好。我个人非常高兴能够来参加这么一个学术周的开幕活动,我也代表教育部发展规划司,代表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向这个学术周的开幕表示热烈的祝贺,也代表这两个单位向清华大学建筑设计院一直以来对我们工作的支持,为在学校建设这个领域,为对国家做出的贡献表示感谢。     这个学术周的主题是非常好的主题,大家都知道我们现在国家经济发展进入到了一个新常态的阶段,新常态的阶段就是说最重要的表现是整个经济建设的速度下来了,也包括基本建设的速度下来了。在这样一个时候,其实是需要我们更多的思考建筑设计本身很多自身它的本质性问题,就是这次会议的主题,是思考建筑的本原。     总书记在今年大会上讲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建筑的初心是什么,建筑设计的初心是什么,也是需要在这样一个历史发展转变的阶段去思考这样的问题,才有后面的创新,才有后面的创新发展,才有整个建设的事业,建筑的事业,建筑规划设计的事业,更加科学健康的发展,也才能让这个领域为国家的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我是一个外行,但是我参与了很多学校的建筑工作,对这个行当来讲是外行,在我理解里建筑是一个与人类同在的事业,它是关于人类存在的空间的一个理论、科学、技术、工程和艺术。所以它是跟我们人类的存在本身是同在的,是永恒的一个事业。所以这个事业需要我们用一个更长远的眼光看待这个事业的,所以在经济进入新常态,建设的速度慢下来,建筑这个行业,甚至不像以前那么红火的时候,我们更多需要思考这个事业对于人类发展的意义,对于我们中华民族未来发展它应该做出什么样的贡献,这是我的第一个感想。     第二个感想,我们是做学校建设的,其实建筑的设计对于学校的发展,对于教育的发展,同样是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为不仅是学校教育一个重要的载体,而且本身构成了教育的元素。建筑,校园环境,空间环境,是带有育人的功能。实际上我们现在学校建设面临两个挑战。     第一个挑战,随着中国的教育,从过去规模的发展,转到提升质量的阶段,我们就面临一个题目,我们怎么去建设好学校。我们讲从教育发展讲,从有学上,到上好学的转变,从建设角度讲变成有学校到建设好学校的转变。什么是好学校?基本的东西,第一怎么样更加注重人文的东西,让学校像一个学校。第二我们怎么注重学校的绿色发展。第三怎么注重学校的智慧发展,人文、绿色、智慧,是学校建设的三大主题。但其实也是整个建筑设计的三个当前非常重要的主题。但是要把三个主题真正落脚到学校的建设上,它会有一系列的理论问题、科学问题、技术问题、工程问题,对我们来讲仍然是一个非常巨大的挑战。     第二个问题,我们不仅面临现在怎么去建设一所好学校,而且随着科技革命、技术革命的变革,整个教育的形态和学校的形态都面临巨大的冲击,其实我们还面临一个问题,未来的学校是什么样子的,这是我们看不清楚的东西,也是整个建筑设计这个领域同志们需要从我们学校建设工作者角度来讲,需要大家去参与和研究的问题。     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一直在学校建设这个领域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我们期待清华大学建筑设计院能够更好的发展作用。     第三个感想,清华是中国一流学府之一,在这个大学的旗帜下如何在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建筑这个领域真正走创新驱动发展这个路子上做什么样的贡献和探索,十三五规划讲了非常重要的两句话,第一句话叫科教融合,第二句话叫产教融合。其实清华建筑学院也好建筑设计院也好一直按照这个路子走过来走到今天,但是在新的发展时代背景下,我们怎么样在中央提出来的科教融合和产教融合的道路上,我们有更多的创新,我们对于国家的建筑设计领域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对于整个人居环境的改善,对于整个生存空间的改善,对于学校、医院这些公共建筑的改善,做出更大的贡献,是我们所期待的事情。希望我们能够共同努力,一起致力于推动这个领域的创新驱动发展,为国家做出更大的贡献。谢谢大家。     庄惟敏:非常感谢陈锋主任的致辞,其实他的致辞脱稿讲的特别好,也点明了这次设计周的主题。接下来有请德国驻华大使文化参赞郝志强先生给我们致辞。     郝志强:尊敬的庄教授,尊敬的陈主任,女士们,先生们早上好。我非常高兴今天的主题研讨会受到那么多欢迎,也感谢主办方的邀请在这边发表演讲。接下来几天会非常精彩,多元化,我也非常高兴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跟德国建筑交流联合会能够共同合作,而且在学术周的背景之下能够举办针对中国大都市的创新形成与环境规划的研讨会。这次的研讨会也获得了德国环境部的支持,所以对此我也表示感谢。     非常高兴也是德国德方举办了一个展览会,也就是当代建筑德国制造展的展览会。女士们,先生们,我们学术周的主题跟德国也息息相关,如果对德国稍微有一点熟悉,对德国的历史稍微有点熟悉,知道在二战一直到1945年,德国很多的建筑物遭到了破坏,但是很多人不太了解的是在二战之后还有很多德国尤其是古老的建筑遭到了破坏,因为当时要建筑很多功能性的新的建筑物来支持当时德国经济的发展。在七十年代的时候发现了破坏古老的建筑物也会失去我们一部分的身份认同。所以这样的背景之下,当时开始对古老的建筑物进行装修和维修,我也非常幸运的,因为我当时长大的建筑物就恰好在德国的一个中世纪老城区,这个建筑物是在1698年建设起来的,是德式建筑风格的建筑,而且在七十年代也得到了进一步的装修,也使用了很多新的节能的改造和设备。     德国的德式半木建筑物风格是德国的一个建筑风格,可以给城市和居民带来他们自己的身份认同感,所以很多人其实也对这样的建筑物和城市做出自己的贡献,希望城市和建筑物能够变得更加绿色,更加清洁,更加环保,这个肯定跟德国不断繁荣增长有一定的关系。我们这样的方式是否能够照搬到中国,我不太清楚,我认为中国和德国的历史也有很多共通点。所以我觉得德国的专家和中国的专家在这边进行良好的对话,讨论建筑的任务和讨论如何能够促进创新城市和环境的发展,尤其是在中国的大都市我想我们在这样一个主题之下,在这边聚在一起,并不是一个巧合,我祝今天的研讨会和学术周圆满成功,希望大家得到新的启发。感谢。     庄惟敏:谢谢郝志强先生,我们都很了解德国建筑师包括德国的政府,在开拓中国和德国之间的文化交流以及建筑交流方面,做了很大的努力。用清华建筑学院和设计院来讲,我们长期以来一直和德国的建筑院校有紧密的合作关系,像慕尼黑工大等等著名的建筑院校,有师生之间的交流,我们有聘请德国的教授,作为我们的客座教授,一起推动专业教育的发展。在建筑设计层面,我们也和很多德国建筑师事务所有过合作和交流,大概也就在上个月,德国的事务所GMP刚刚在我们这里办过一个小型的展览和一个论坛。我们相信今天也是一个契机,就像参赞先生讲的那样,我们会进一步推进我们和德国方面的交流,并以此作为一个经验,我们更多加强和世界各国的建筑学的交流,不仅在建筑教育上,在建筑实践上,来进行推进。     接下来有请德国联邦建筑师学会BAK副会长来给我们致辞。     BAK:女士们,先生们,我和25位建筑师共同在一个非常具有创新性的建筑师事务所工作,我们非常荣幸参加你们的建筑学术周,来到最名知名的清华大学,中国对我们来说具有特别的吸引力,它的文化历史技术,在全世界受到我们的广泛尊重,中国经济发展迅速,在建筑方面发展非常快,城市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建筑发生巨大的变化。     尤其是08年奥运会以及上海2010年世博会给中国的建筑带来了极大的推动。基础设施方面有巨大的投资,建立了场馆、博物馆、大学、新校园,这是在欧洲不存在的。整个城市拔地而起,重新设计。我们发现这些大规模的项目是非常具有吸引力的,对我来说这是不仅大的项目,而且小的项目,包括恢复中国古代建筑风貌的项目都非常具有吸引力。     比如所谓的茶胡同建筑,这样一个建筑风格在威尼斯展览当中已经有所体验。同时我们也看到有一些非常具有浪漫气质的建筑,在这个美丽的国家有这么多的漂亮的建筑,对于德国建筑师而言,中国是一个非常具有吸引力的地方,是一个充满机遇的地方,作为规划者我们和他们可以进行很好的合作。德国建筑师联邦商会建立了一个建筑学方面的交流网络,这是在15年以前,它的目标是支持建筑师到国外去发展,到国外与同行进行合作,支持国外同行的活动。     这个网络促进与国外建筑师的合作与交流,因此我非常荣幸,我们现在能够在中国第二次开展网络活动,2010年我们就在中国开展了一次活动,作为上海世博会的一部分。现在这个网络再次来到北京,参加清华大学的建筑学术周活动。我们有新的项目和新的设计,作为一个大学的教授,我们在文化交流方面非常积极,我们的学生来自于世界各地,通常班上会有二三十个学生来自于中国,作为一个大学教授我知道有时候比较难于理解不同文化,不同的做法,因为两国的建筑传统、文化有很大不同,但是我想如果我们经常开展这样的活动,如果我们能够恪守我们的主旨,就是建筑之本原 哲匠之精神,我们有这样的精神来改善我们各个国家的生存状况。如果我们能够以这种精神为人类服务,正如刚才的领导所说的那样,我们就找到了共同点。我们作为职业者的交流,将会非常具有成效。     我想最重要的并不是技术,从技术方面讲当然是重要的,最重要的问题是人们如何在城市里边和平相处,居住在城市,我想在这个方面可以进行很多的交流与合作。我作为德国建筑师学会负责国际事物的副会长,我知道这种联合的活动,国际交流是非常重要的,我们相互包容,相互接受,因此我将会非常积极致力于德中两国之间的建筑交流。我和我25位同事将非常期待未来几天的对话和交流,当然我也希望我们的展览能够成功,非常感谢你们。建筑给全世界带来房屋,这是我们需要共同做的事情。谢谢。     庄惟敏:谢谢,同时我们也知道在21世纪之后,我们更多的城市建设和建筑设计方面都体现着德国制造的精神,所以我们并行开始的一个德国制造的展览,大家可以在里边领略到更多的这方面的成果。我很高兴今天在座德国方面的嘉宾里边有我在UA的老朋友,BAK致力于推进全球的建筑师的职业交流,这个先生在UA下面帮助我们推进职业推荐导则资深的专家,很高兴他今天能够到场,在这个层面也更加证明了在德国方面是一个全方位的关注城市,关注建成环境,关注建筑和我们居住品质这样一种思想。接下来有请中国建筑学会原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周畅先生给我们致辞,大家欢迎。     周畅:各位尊敬的来宾,各位同行大家上午好。很高兴参加清华设计学术周,我首先代表中国建筑学会对今年的清华设计学术周的开幕表示热烈的祝贺。     一年一度的清华设计学术周已经成为设计学术界与产业界的盛会,大家在这里总结经验,分享知识,共商发展。我个人已经参加了几次清华设计学术周的活动,感到一次比一次好,一次比一次成效显著。相信今年的清华设计学术周同样会取得更好的成果。     如同大会的名称,这是一场关于设计和学术的盛会,实践与学术是建筑学不可分割的结合体,它是一支脱胎于大学高等院校的团队,植根于学术研究与学术实践的紧密配合,对于产学研的结合有着天然的优势。在这里我们可以将实践界的最新经验与学术界最前沿的成果结合起来,相互验证与比较,从而推动整个建筑设计行业的发展。     另外今年清华设计学术周的主题是建筑之本原、哲匠之精神,参加过去年的朋友们应该还记得,2015年的主题是新常态、新设计,众所周知新常态是习近平总书记对于我国现阶段经济发展特征的提炼总结,是对改革开放以来经济与社会高速发展的再认识。在一定的物质发展积累基础之上,在内涵与质量上,寻求对于国家认同与人民生活的提升。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个人认为今年清华学术周的主题是在去年主题基础上的延续与发展,在新常态下,我们建筑行业应该思考的问题就是如何重视中国传统文化的内观态度,思考有中国特色的当代建筑的形式逻辑与精神内核。     我的另一个感想,哲匠这个词代表两个方面,即思考与行动,设计工作它的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在行动中总结,在行动中思考,并以更为理性的态度积极行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建筑业在几十年的高速发展和建设中取得了相当多的成就。但是前几十年的高速发展中也缺少一个认真的总结和反思,而今天的新常态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新的机会。因此我们有必要重新考虑建筑的本原问题,探讨基本原则,还有行动加思考的哲匠精神,还有完整体系和价值观。因此建筑之本原 哲匠之精神,是新常态思维的继续,也是时代赋于建筑设计行业的机遇和挑战。而清华设计学术周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恰当的平台,来分享与交流。我相信各位建筑师的相互交流与碰撞,会进一步提升关于建筑设计路径的思考,希望通过这样的学术交流,能够让大家的设计之路走的更好,使整个建筑设计行业的发展步子迈的更坚实。在此我祝2016年清华设计学术周圆满成功,谢谢大家。     庄惟敏:下面有请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执行总建筑师邵韦平先生致词。     邵韦平:尊敬的庄院长,尊敬的各位来宾,各位老师,各位同学大家上午好。很荣幸作为一名普通的职业建筑师受邀请参加2016年清华设计学术周的开幕仪式,以及建筑之本原 哲匠之精神的学术活动,在此我谨代表建筑师分会对本次论坛的顺利召开表示祝贺。     清华大学设计院依托清华大学百年学府具有深厚广播的学术科研和教学资源,他们秉承精心设计,创作精品,超越自我,创建一流的奋斗目标,成就了一批杰出的行业领军人物和设计大师。完成了许多工程,已经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建筑经典作品。     同时清华设计院基于职业使命和专业铃响始终秉承学术为先导的思想,持续搭建像今天这样的学术平台,为国内外同行朋友开展广泛诚挚的交流合作,为行业共同进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短短的数十年中国的城市建设,伴随经济起飞,也在飞速发展,生活节奏不断发展,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我们的生活思考方式,表达工具,也应接不暇的变化着。在这样快速的时代背景下,清华设计学院学术周以建筑之本原 哲匠之精神为主题,让建筑师能够回到建筑的本真一面,抛弃形式、符号、象征,追求建筑的永恒之道。让本土建筑界的经验得以反思,思想得以启迪,学术得以进步。现代技术笼罩了生活的世界,但是我们对它潜在的起源,发展过程中以及文化影响下的方法仍然认识不清,经常被假设所迷惑。     我曾经看过清华校友李世桥的书中曾经谈到,如果建筑师还有任何值得珍惜的本行技巧,那应该是建构表达能力。这个能力能够把建筑师带到现代文化生活中,从而创造出更多元和健康的建筑作品。好的建筑不可能没有细部,这些细部通过思考,新技术和新材料的建造方式得来的。     每个人都可以用声音制造声音,贝多芬对于词语和声音的建构,创造出经典的音乐。今天的中国建筑渴望创新和成就,但真正的创新来源于符合中国实际的现代学术框架,这是一个新的反思。是对我们曾经的设计理论和实践分离的反思,是建立在高质量、建造技艺上的自豪和荣耀的推崇,如果没有这些,我们今天中国建筑建造的繁荣,对建筑师而言不会出现与这个时代相称的真正的复兴。     我相信借助学术周今天这样一个平台,在清华建筑学院和建筑设计院的支持下,通过我们广大专业人士的交流、总结设计经验,启迪设计思想,提升我们的学术水平,从而真正推动我们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最后希望这场学术的盛宴为我们这个行业带来新的声音,预祝本次学术论坛圆满成功。谢谢各位。     庄惟敏:谢谢,下面有请清控人居巩固集团有限公司副董事长吴晞先生致辞。     吴晞: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各位建筑师朋友,媒体朋友大家上午好。欢迎各位出席由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主办的2016年清华设计学术周主旨论坛。     建筑之本原 哲匠之精神,建筑场所是人类行为的容器,作为人类主动营造的对象,它又是精神的载体和文化的象征,并有其内在的构建逻辑。现代主义之后,技术的进步赋予了建筑更大的可能性。人们开始担心文化意味的消失,在马尔格里夫给作弗兰普顿序写到当建筑师所面临的挑战是在关注建筑艺术构建的同时不削弱价值和能力。如何能够在探究建筑本体呈现的同时,不忘表达建筑形式的意义。     中国在短短的几十年中,迅速的从计划经济转向消费社会,随着生活方式的多样化,营造物质类型的手段日益丰富。建筑的象征意义被扩大了,模仿取代了设计,建筑本体被弱化了,内在的构建逻辑被表面的形式所替代。显然马尔格里夫所提出的问题在当代具有现实的意义。     今天建筑之本原 哲匠之精神为主题的2016年清华设计周正式开幕了,各界精英齐聚一堂,共同探究建筑之本原,重提哲匠之精神,再次审视当代建筑师的角色和任务,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013年清华大学组建了清控人居集团,把从事环境保护、城市规划、建筑设计、室内设计和文化创意方面的企业组成一个集团。目的探讨和解决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各种问题,以清华大学科研、实践为平台做美好人居的缔造者。     我们期待各位嘉宾的发言,能从不同的角度来探讨和阐述对设计出现的各种问题,让思想的火花和智慧的结晶不断升华。在建筑形式游戏日益泛滥的今天,重新把建筑作为具有本质意义的载体去思考,通过我们的共同努力,推动并促进建筑设计学科的进步和发展。在此请允许我代表清华控股集团和清控人居集团对本届活动的圆满成功表示祝贺。谢谢各位。     庄惟敏:谢谢吴晞先生,诸位一定也了解了,今天前面的几位发言虽然是代表我们各个主管部门,包括我们行业,包括教育部,事实上他们都站在一个很高的高度看待今天的建筑,看待今天的设计,以及看待今天所面对的挑战。在这里我也花一点时间给大家介绍一下这次设计周的背景。     建筑,就像前面几位嘉宾所讲,它是承载着人类的行为,但同时也承载着人类的精神。因此建筑形式中既包含文化的象征性,又有其自身的建构逻辑。工业革命以来,在工业与技术赋予建筑形式无限可能性的同时,其文化的意味却渐渐的消失了,这种消失引发了人们的担忧。而在今天的中国,近三十多年的快速发展,随着生活方式的多样化和营造手段的日益丰富,建筑的象征意义不断扩大了。这种夸大给我们今天的城市带来了千奇百怪的印象,在这个过程中,模仿取代了精神再现,建筑的本原逐渐被消解,内在的逻辑被表面形式所淹没,这的确提醒了我们在建筑形式可能性的同时,我们绝不能忽视建筑的建构性。在尝试建筑各种象征意义的同时,还需要不断探究建筑的本体呈现。     在这个背景下,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举办的2016年清华设计学术周以建筑之本原 哲匠之精神为主题,邀请业界精英共同发扬思辨,与技术结合的哲匠精神,探寻建筑的本原,审视当代建筑师的角色和建筑学的基本任务。希望通过我们持续不断的努力,在中国建筑界得以反思,思想得以萌发,学术得以进步。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1958年成立以来,依托清华大学规划设计水平名列前茅,设计人才众多,在改革开放的几十年以来,也像建国初一样,也获得了国家级、省部级优秀设计作品。     我们这一次的学术周具有三大亮点。第一汇集城市规划、城市设计、建筑、景观、结构、给排水、暖通、电气等各学科的精英才俊,全方位思考工匠精神。力邀老中青三代建筑师为代表,以自身的设计实践展示传统工匠精神的继承以及发扬,诠释当代建筑师应有的角色和担当。同时邀请德国的建筑师一起分享他们的创作经验和思考。     第二,分享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其国家大型设计院权威学术以及应用案例。展示国际事物所亚泰发展策略及案例,更有知名的地产商分析当前市场,对建筑产业链进行全立体、全方位的剖析。     第三,德国联邦环境自然保护建筑,德国联邦建筑师协会,德国建筑学会交流联合会以及国家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研究中心,中国城市规划学会,中国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北京市规划委员会,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北京冬奥会组委会,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东南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上海建筑设计研究院AECOM中国等学界、业界、政府众多的优质资源,奉上一场思想交锋、经验交流的学术盛宴,再次代表主办方欢迎各位的莅临。     接下来有一个小小的环节,有请前面几位致辞的嘉宾上台我们一起开启一下我们这一次学术周的一个模型。     (播放视频)     庄惟敏:接下来第一位带给我们演讲的是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顾问总建筑师胡绍学先生。     胡绍学:谈不上主题学术讲演,主要根据这次学术周的主题,根据我的理解,我的领悟,来诠释一下。一共五张PPT,就是一个提纲,这个不用讲了,一看就明白,我的意思是我们这个哲匠,这个名字起的很有意思,英文翻译不怎么样,因为字典查不到,一个是有本事手艺人的意思,不能说明这个全文,但是英文字典查不到。     我想说这个名词很好,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系馆,进门门厅往右边上的门厅墙上有一块牌子,上头写着哲匠之门。哲匠之门意思是说它的由来是什么,应该就是拙匠,这个是梁思成先生提出来的。提出这个的由来也是因为那篇文章,大概五十多年来,1963年建的学报,梁先生有一篇文章叫拙匠随笔,非常有名,从此就叫开了,梁先生自称为拙匠。     现在五十周年,我们院庆的时候,新楼系馆落成的时候由清华大学建筑系最早的第一届毕业生,像张德佩、朱之宣教授,还有钟涵,后来变成油画家了等等,他们送了一块匾,写了哲匠之门,意思就是说出来的都是能够成为哲匠。这个哲匠的由来是梁先生的拙匠。     这个拙匠,为什么讲这个,因为作为主题学术演讲谈不上,我想穿插一下我的解释,有点小故事,给大家助助兴。拙匠这里边关键词就是两个词,一个是拙,一个是匠。我先讲匠,过去有双重的含义,在我们五十多年前,在我们当学生那个时代,它不是一个褒义词,实际上是一个贬义词。那个时候当学生,因为我们清华建筑系它的教育体系是根据莫斯科建筑学院来的,庄先生也讲了,形式主义的,唯美主义的。     我们当学生的时候,我们自己画的建筑图或者画的画,水彩、素描,最怕人家说匠气,这是一个贬义词。意思就是说没有艺术的内容,艺术的表达。我说个笑话,有一次汪坍教授讲,汪先生到美国一个事务所工作了,他们有些个唯美主义。学生在那儿画画的手,老师一看拿铅笔就打手指头,什么意思呢?就是你这个手指要细长,才能当建筑师,就像弹钢琴的,肖邦的手指一样。我们听了这个东西,我觉得挺窝囊,我的手指又粗又大,我觉得很羞愧,不是那个风格,做不了建筑师。所以我们当时对这个建筑师的一种理解,纯艺术的,匠并不是好词。     但是1963年梁先生,他写了这篇文章,我觉得他是中国第一次提出来拙匠,从此对这个匠有点不同的看法,觉得梁先生都自己称为匠。所以匠的另外一个好的一面就是我们说的能工巧匠,都还是赞美的词,说到这个匠,梁先生这篇文章拙匠随笔,怎么来的,就是那次讲课,1963年,他给全系的研究生和年轻教师讲一堂课,这堂课内容非常丰富。当时我跟教研组让我跟魏大中先生,他跟我是好友,让我俩到梁先生家去取一些教具,包括斗拱的模型,还有一些图表,还有书。     梁先生对我说,你这个东西也拿上,他指着书架上的一个小物件,这是一只猪,我看了也就这么大,黑乎乎的,胖乎乎的,我要取梁先生说小心点,不能碰坏,这是我的宝贝,摔坏赔不了,我说我们不骑车,放在书包背着走,我就问梁先生,这就是那只有名的猪吧。过去清华建筑系流传,梁先生说过谁能看懂这只猪,建筑系就毕业了。说妙在什么地方,魏大中说是个工艺品,是不是仿造品,是不是汉墓出土的陶猪,过去陪葬的一个猪圈还有几个猪陪葬品,有钱人死了以后还能有牲口,就跟现在的烧房子烧电视机一样,以前有陪葬品。     魏大中先生说是不是出土的文物,我说挺好玩的,梁先生没有看出它的奥妙,妙就在一个字,拙,笨拙的意思,后来他说我讲课的时候给你们讲。内容很多,其中讲了人的尺度,讲了音乐和建筑的关系,把屋檐、屋顶引出来,最后把之间的间隔就跟我们说这是1/4音符,这是1/2,这是全音符,他说你们听这是一首多么美妙的音乐。     这堂课时间非常长,讲的内容很多了,后来陶猪一直没讲,又带回来了。最后写了一篇文章,在建筑学报发表,就是拙匠随笔。这里头我刚才讲了这个匠和拙是这么来的,两个关健词,先说匠,我刚才说了好多小故事,实际匠当然嘉宾也讲了,中央领导提出来,包括李克强总理前些日子到澳门讲发扬工匠精神。中央电视台系列片叫大国工匠,就是赞许各行各业的能工巧匠,包括设计师。     匠的意思是认真、细致、精益求精,对自己的这份工作非常细致。我又想起一个故事,70年代,当时有一本杂志,《知识就是力量》,可能年轻人不知道,其中讲了一个故事。当时三十年代的苏联发展工业,要做一些精密测量的器械,大家知道精密测量的东西,比如测一个直径可以是一个卡尺,或者是规,有一种测缝,两个东西之间缝的厚度,有一种东西叫做块规,一片一片的,有点像蚊香片那样的东西,当然有厚有薄。塞一片进去,再塞一片,再塞一片,最后测量缝的,这是很精密的,尤其在航空上,在精密仪器里头,这个缝的尺寸量的非常精确。做到一定程度的时候,这个归非常薄,非常光洁,那个时候没有计算机,都是手工磨。     结果苏联的年轻人到德国去学习、进修,他到德国的德雷斯敦,德国的技师拿了这个块规出来以后,手摁上以后就这么一下,就这个动作,所有的人都服了,这就是几十年的功夫。他是技师,就是工匠,哪一个动作就可以知道它的精度,它的光滑程度。当时我们印象很深,我讲的意思就是工匠精神要发挥到极致,就是这种细致。     再说到这个拙,后来我们跟魏大中一直意味着拙的意思,其实是艺术的境界。比如说儿童画,画的技巧也差,形也不准,但是往往抓住事物最真实的特征,它的本质,这就是比较拙。所谓的返璞归真,这个真就是艺术的最高境界或者说是一种核心。美学里头有很多,比如黑格尔讲的是绝对的真理,绝对的精神,就是美,但是他这个真是虚无缥渺的,不是真实的。     雕刻家罗丹,他的理论真实就是美,真实的东西就是美的。还有生活即美,反映现实生活的东西,真实的就是美的。我们很多美学家,包括蔡仪讲的是典型即美,总而言之讲的意思就是反映真实。我后来想,这个拙和匠,对我们建筑师很合适,我们建筑师来讲,我的想法改变这样。我老了以后体会,年轻时候不懂事,现在懂了,作为建筑师来讲,我们的终极追求就是这三条。     第一就是有艺术追求的,能探索,能创新的。第二个就是技术娴熟的,特别工匠的精神,对材料,对力学,对各种结构,对规划,特别现在强制化规划,消防、节能全都应该懂,第三条就是与时俱进的,不能停留,有这三个方面那就是一个哲匠。     今天没有主题演讲,就讲讲我对哲匠的理解。     主持人:感谢胡绍学大师的精彩演讲,他通过几个小故事和自己的感悟来谈了他的创作,胡先生在清华大学建筑学院任教,也担任过建筑学院的院长,后来又长时间在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担任总建筑师,他的创作作品特别多,而且也获了很多奖,刚才的演讲也是有感而发。     接下来有请中国工程院院士孟建民大师给我们进行主旨发言,题目是建筑师的转型。     孟建民:感谢胡大师让我们重温了梁思成先生的拙匠和工匠精神,感谢庄院长盛情邀请,让我有机会借这次清华大学设计学术周的机会和大家作交流。     交流的题目是,建筑师的转型。就在今年上半年,建筑界发生了一件令人关注的事情,那就是英国建筑师扎哈忽然去世,为什么会引起建筑界这么大的反应,实际有很多原因,我认为最主要的原因是扎哈所具有特殊的建筑思想和她的创作风格。她及她的作品一直是建筑界热门讨论的一个话题。     扎哈的作品,最具有典型的特征是圆润而流畅的曲线,这几幅作品是她鲜明的代表作。但是其早期的作品与我们今天所熟知的扎哈还是有非常大的不同。     每位杰出的建筑师都经历过自身建筑语言的转型问题,这也就是我今天想和大家探讨的主要内容。我这边列了五位大师的案例,他们转型的案例,因为时间关系,我就把阿瓦尔托省略掉了。     先谈谈多变的柯布,一生创作中经历了多次转型,至今还深刻影响着我们这代建筑师。但是我们很难想象他早年做过的这些设计,比如第一个作品法莱别墅,我们看到早期作品带有鲜明的乡土和新艺术风格,他正在雕刻墙上的装饰。     1907年用他在法莱别墅赚来的钱前往意大利游学,建设了很多古典建筑,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爱马制造院,这个建筑影响了他后来一生的建筑创作。这是他给父母设计的房子,使用了他在意大利游学当中见识过的大量古典符号。这个时期的创作语言仍然在探索之中。他在此后的十年当中设计语言从古典转向现代,我们可以从这个时间段的几个作品,可以看到这种演变。     1914年,法国发生地震之后,为了解决快速建造的问题,他设计了一种轻型的框架结构,这种结构被命名为多米诺体系,是他摆脱古典装饰,对建筑的束缚,将建筑的表皮与结构彻底的分离开来。     在多米诺体系的基础上,又设计了几座别墅,特点表现为混凝土的柱子上支撑着白色的盒子。这种白色盒子的实验又经历了十多年的发展过程,逐渐找到了自己建筑语言的发展脉络。     1931年萨伏尹别墅是里程碑,经历了24年的艰苦摸索和蜕变,找到了属于自己独一无二的造型风格。在白色盒子的形式语言达到完美之前,他就已经在尝试新的突破。比如1920年设计的卢舍尔住宅,这一时期对毛实墙的偏爱运用在了自己的住宅当中,努力挣脱自己创造的白色盒子的建筑语言,开始大胆尝试质朴的厚重的材料运用,在1948年设计的永久之城方案当中使用了夯土与拱顶这样的建筑语言,在这个方案当中,从泥土当中挖出的洞穴粗糙而神秘,充满力量感。     他对具有原始生命力的粗野形式包含着本能的偏爱,马赛公寓是一部分,他也探索和尝试那个时代理想的居住模式。因此马赛公寓视为现代主义再现。他充分利用了混凝土的塑性创造出粗糙而精美的造型,他用巨大的牛腿柱带有远古的特征。还有郎香教堂,否定以前纯净理性的建筑风格,再次让世人刮目。其室内的粗糙而厚重的墙体,以及特别处理的光线,营造出教堂神秘的场所氛围,早期强调技术感的形式语言完全不同,他希望建筑在情感与精神上给人创造强烈的冲击。     拉图雷特修道院,这个建筑当中不仅整合了早期机器住宅涉及的主题,同时把意大利之旅感受到的爱马修道院的模式融入其中,最终把早年的圆形和往年的生命历史在这个作品当中糅合到了一起,使之成为建筑学者不断解读的对象。他的建筑风格一共发生过两次转型,第一次是从学习模仿当时的建筑风格到逐步形成自己的白色盒子的风格。第二次从轻盈抽象转向质朴厚重,这两次转变既一脉相承,又有着严格的区别。体现了一位建筑师不懈的个人探求和精神追求。     第二位我讲的是密斯,给我们最突出的印象是对极简主义和崇尚对细节的追求这样一个深刻的印象。但是他早年设计的也和柯布一样受到形式主义的影响。19实际德国著名建筑师辛克尔对密斯很有影响,那是一种简化抽象的古典主义作品。     密斯的建筑语言,第一次转型出现在1921年,在工业发展日趋成熟的大背景下,他设计了玻璃摩天大楼的概念方案。虽然这种方案没有最终实施,但他的建筑形式已经完全摆脱了古典主义的束缚,开始探求全新的晶莹剔透的,边界硬朗的现代主义风格。     1924年,他所做的乡村砖住宅这样一个概念方案,受到了风格派的影响,表现以独立片墙为基础构成的这种空间模式。他的风格尝试在巴塞罗那德国馆得到实现,所表现的流动空间,精准构造都成为我们后人学习的经典范例。     密斯的设计风格第二次重大转型,出现在他到美国时期。1951年,他完成了范斯沃斯住宅放弃前期的模式,寻找封闭的几何式的空间延展,将造成语言压缩到极少。     在湖滨公寓和西格拉姆大厦当中,成为了摩天大楼的标准范式,直到现在还影响着我们。1956年,他完成了理工大学的克郎楼,在这个作品当中,他更加强化匀质空间的设计理念,建筑的外形重新回到了辛克尔的庄重和中轴对称,材料换成了现代的建筑钢和玻璃。     密斯对匀质空间的利用,在柏林国家美术馆新馆当中达到顶峰,在这里粗圆深远的屋顶和极少的支柱结构让早年密斯对至上主义的着迷变成明确的空间形式,这种极少主义的美学形式对世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综上所述,与柯布类似的是密斯也发生两次建筑转型,第一次从新艺术风格的模仿转向对风格派的探索。第二在巴塞罗那德国馆得到业界公认以后并没有延续这种风格,而是探索对纪念形式和匀质空间的这种美学追求,从而找到更具有永恒意义的极简主义设计风格。     赖特是建筑史上最伟大的建筑师,因为活的比较长,所以转型变化也特别丰富。赖特自宅是时间最早的一栋,我们可以看到赖特早期也深受新艺术风格的巨大影响。提到赖特,大家首先想到的是草原别墅,温斯乐住宅是真正意义的第一个作品。这个住宅被视为草原别墅风格最早的雏形。     1901年的赖特设计的威利茨住宅,木框架加泥灰墙的住宅基本定型,内部空间以烟囱为中心向四周展开,成为草原别墅特有的空间特质。     1910年的罗比住宅是他的巅峰之作,舒展的屋檐,流动的空间,都将草原别墅的特点表现的淋漓尽致。     草原别墅受到东方文化的启发和影响,在1910年后的20年间,赖特对外部文化的吸收和运用更加纯熟和自如。     1929年,因为美国的经济进入大萧条时期,提出美国风的风格。在赖特职业生涯最后15年当中,他如日中天的声望给他带来更多创作机会,再次抛弃以往尝试过的建筑语言,开始天马行空,不断探索和挑战自我。     赖特是一个不断吸收外来文化,多变的建筑师。他的一生当中一直探索新的建筑风格和建筑语言。他的这种自我反思和自我突破的精神成为我们后人成长的重要启示和激励。     最后回到报告的开始看看扎哈是如何转型的,她小的时候出生在一个富足、开放的家庭当中,这种特殊的家庭环境培养了她自由、自信和自我的性格。     她在大学主修数学,这为她今后打好了非常良好的技术基础。她青年时期恰逢西方的性解放这种思潮,这给她的观念当中埋下了反对固有传统的基因。     她在三年级之前一直表现平平,后来毕业设计选题是马列维奇的构造,进行一种泰晤士和尚酒店设计。这也掀开了扎哈与前苏联艺术家马列维奇至上主义的开始,影响了扎哈近三十年的创作实践。至上主义强调的是与视知觉相关联的感知逻辑,在形式上表现为不同色彩的点、线、面、体相互拼合,通过形式和色的几何探索,创造新的形式语言,进而形成艺术风格。     扎哈的设计灵感,很多来自于至上主义的绘画作品。这是扎哈早期参加的香港的顶风俱乐部的竞赛。对于香港城市的描绘,可以看出,这种表达与至上主义的立体绘画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在扎哈其后的作品当中都是这种形式。     香港顶峰俱乐部方案追求反重力、飘浮、自由思想的表达,获得国际竞赛的一等奖,也是成名之作。由于当时出现经济危机这个项目没有建成,但是用第一笔奖金在伦敦开设了自己的事务所。     第一个建成的作品是维特拉消防站,距离顶风俱乐部过去整整十年,摘掉了至上建筑师的帽子。卡迪夫歌剧院获得第一名,项目推进过程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面临的种族歧视,性别歧视和对其作品的误读,她的坚持终于使她走向了事业的顶峰。     辛辛那提是少有的高层建筑,这个项目当中运用了至上手法,表达了飘浮、反重力的形式风格。1981年首次来到中国,此时正是她职业生涯的萌发期,与AA同事在中国之旅当中去了香港、上海、苏州、杭州等九座城市,这次不仅影响其后创作,同时促使从几何形态向自然形态开始过渡和转变。     自然形态时期,她的建筑作品其灵感多来自于海洋、冰川、沙漠、台地、森林等大自然的启示。这个威尔瑞安展厅是至上主义几何形态向自然形态风格转型的过渡作品。     罗马当代艺术中心这个项目,也是这样一个过渡作品。在这个作品当中可以看到扎哈的创作风格,开始从过去的几何形态向自然形态的一种转变。     她在奥地利滑雪台的建筑中流动的建筑形式和功能很好的融合在了一起。意大利的码头项目中,实现了内部空间与外部空间连续流动,出现了非几何化的处理,成为她建筑语言转变过程当中的一种破茧成蝶过渡期的一个作品。     200年扎哈获得普林茨克奖,她建成的只有五座,但是加速建筑风格转型的节奏,开始大量尝试各种自然形态与建筑形态的关联性创作。下面可以看一看她的关联性的案例。比如蘑菇森林的建筑式的转化,再比如峡谷的建筑化的表达,还有自然冰川对其作品的启发。广州歌剧院是扎哈在中国第一个建成的代表作,道法自然的建筑思想在这个项目当中得到完整体现,建筑灵感来自于大海边圆润的砾石,以上这些案例可以看到大自然元素对其建筑创作的直接影响。     近些年来的设计可以让建筑师数学方式创造出更丰富、更复杂的建筑形态。而扎哈的数学与艺术天赋让她的建筑创作如虎添翼,变得更加自由奔放。从下面的案例当中可以看到扎哈利用参数化设计创造更具有复杂性的创作作品。     这是建筑形式与表皮的复杂性的表达,这是台地景观在建筑语言的转化。这是植物机理对建筑形态与空间一体化的启示,这是沙漠形态的一种建筑演绎。以上这些都是对扎哈建筑语言转化的梳理,其实她的创作空间是及其广阔的。     除了建筑设计之外,还做了一些所谓的跨界设计,其中包括产品设计、装置设计、室内设计、城市设计等等这些领域。这些所谓的跨界实践,与建筑设计其实是一脉相承的。从设计学的角度讲,他们之间并没有本质的区别。     最后再让我们看看扎哈几个时期的转型,这个图可以看出表皮呈现截然不同的表达,但是基于至上主义的手法,始终隐含在设计当中。这张图表现了她在各个时期习惯使用的一种递进与线性空间的结合,这种创作手法也是她对至上主义点线面构图的坚守。     对于同一种功能的建筑语言,在不同时期,也运用不同的建筑形式来表达。在这张图上可以看到扎哈的建筑创作,从几何到自然,从简单到复杂的一种趋势。     概括起来,扎哈的创作,一生如同一根根深叶茂的大树,建筑语言不同转化,更有其坚持不变的本原思想,她的家庭环境,时代背景,基础教育,建筑教育和她个性当中的自由、自我、自信,反传统的观念,艺术和数学的天赋等等,这些都成为支撑至上主义与道法思想的肥沃土壤。     以上对四位大师的创作转型分别做了回顾和梳理,我本人得到一些思考和启示。     我们可以从前面的介绍当中看到,每位建筑大师经历过建筑语言的几个时期,在探索期都是仿学当时流行的建筑语言,试图突破和寻找自我,经历过专业历练和磨难时他们还能够进行自我批判,敢于自我颠覆,重新建构起更有影响力的语言体系,这正是他们共同具有的一种特质。     他们建构创作转型过程当中,包含两个方面,一个变,一个不变。变的是表象以外的形式,是建筑语言的不断探索,而不变的是思想的基因和内在的本原。是对建筑自身理想初衷的永恒坚守。     柯布坚守的是人居理想,生命意识。密斯是匀质空间,古典精神。赖特的本原是自由有机和流动空间,扎哈则是至上主义和道法自然。所有的建筑大师他们的建筑创作都经历过从无形到有形,再到转型的三个基本阶段。也就是说他们都经历过对世界外部探索,和对自我的发现与建构,最终回归到其思想的本原。     以上就是我对建筑师转型这个问题的学习心得,借今天这个机会和大家分享,仅供参考,谢谢大家。     庄惟敏:谢谢孟院士精彩演讲,他不仅是一线建筑师,也是勤于思考,善于思考的学者,他通过四位大师案例分析,阐释了对今天主题的一种理解,大家一定会很有收获。     接下来有请最后一位演讲,她是建筑设计股份公司总裁克里斯蒂娜 尼克-微勒,题目是治愈性建筑—文化的挑战。     克里斯蒂娜 尼克-微勒:谈社会建筑面临很大的挑战,原来一直谈的是博物馆或者其他的建筑。王树(音)得到奖的时候,当时裁判是这样说的,他给我们开辟了新的空间,同时又反映了人们古老的记忆,他的建筑有一个独特的能力就是让我们回想到过去,同时也没有直接提到历史。     王树的建筑是平衡的,一个是创新,一个是集成。新东西如果没有以过去作为基础,永远不会是新的。今天我们会谈一谈建筑的历史和文化背景,我们不是讲建筑的实用性,而是它对文化的体现。     女士们,先生们,我非常高兴有机会在这里做一个发言。因为我的活动以及我的规划所,以及在学院的工作,一直把重点放在健康和建筑方面,这样的建筑要求反应国家的建筑背景。     我简单讲一下我的活动领域是在柏林技术学院,我们进行各种研究,探讨技术、文化、医疗、经济对建筑的影响,在我科学研究之外,还进行了建筑的室内设计。我们在慕尼黑有办事处,同时在国际上也有办事处,在北京也开设了事务所,在柏林、瑞士,我们也马上要开设建筑师办公室。     我们的这个办公室不是纯粹的设计,而是一个设计实验室。就是一种体现工匠精神在每个项目当中,我们在这里是面向未来的这种医疗建筑,同时我们也面向文化教育和城市的宏观设计以及生存空间的设计。     我想通过今天的演讲想跟大家介绍一下医疗的建筑,医疗的建筑作为文化和社会变化的缩影,这样的话我们可以更好的推荐治愈性建筑现在和将来的条件。     医疗的建筑是我们文化和社会的一个核心的部分,作为我们社会的缩影,如何能够照顾好病人,我们如何能够把社会保障和医疗服务保障起来。其实医院是我们社会的一个核心部分,我想简单回顾一下欧洲的几个医疗建筑设计的历史。     我们看一下医院历史的话,就可以看出这些医院和医学的进步和社会还有政治的进步息息相关。所有这些因素,其实让设计师一直找到能够关怀病人最好的环境。因此他们创造了不同的理想圆形,尤其过去几百年以来。     在刚开始的时候,我们在巴黎有所为的神舌院,是欧洲医院的前身,当时这些慈善机构就要为穷人和病人提供关怀和慈善服务,当时的重点并不是放在治疗上,因为当时很多人认为要把重点放在治疗和治愈方面就会干预天意。大家可以看到17世纪的医院,当时进行了很多科学的实验,来了解更多治疗的知识,医疗的哲学来自于启蒙运动,很多人慢慢开始希望可以创造更多的治疗,把焦点放在治疗的建筑物上。     刚刚讲到的巴黎神舌医院,其实是理想医院好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到有一个半径,而且在中间圆形的部分或者大厅有很多隔组式的病房,但是这个医院一直没有建设起来。当时隔组式医院的目标要实现理想的通风环境和条件,来处理好疾病的问题。     Larloisiere的医院和隔组式医院不一样,跟神舌医院共通点,这样一个设计图提供标准化的通风条件良好的隔组式的医院,当时有一个不同是在这边没有用圆形,而是用长方形。     这个医院是第一个现代化的隔组式医院,引用新一代的设计方式,可以容纳很多病人,在全球范围获得很多名誉。在北京协和医院是在1906年建设起来的,实用传统隔组式的方式,与此同时把传统中国的设计元素纳入里边。     在二战结束之后,功能主义的一些想法和舒适度的一些想法,变得越来越突出,美国建筑师Goldberg考虑把病房变得更加理性,要缩短员工和护士走路的距离,他一直强调需要向病人提供最高的舒适度。而且他当时使用的设计原理在今天仍然存在。     在50年代、60年代的时候,研发出了以人为本的医院设计理念。他当时为威尼斯设计出了一个医院,但是这个医院后来没有建设起来,设计图把老的和新的生活方式,家庭和城市的生活方式,私人空间和公共空间相结合。     技术医学和结构的进步,尤其在20世纪的时候,通风、采光和自然的因素变得没有那么重要。医院已经被视为医学的机器,当时把焦点放

2016清华设计学术周·当代会展建筑跨界融合与创新

      10月14日下午,“当代会展建筑跨界融合与创新”分论坛在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举行。会展业是经济发展的晴雨表和风向标,中国会展经济伴随着市场经济的进程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绩,会展建筑在所处区域的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蹊径——2015清华设计学术周新生代建筑师论坛成功举办

2015年5月21日下午,蹊径——2015清华设计学术周新生代建筑师论坛在清华大学舜德报告厅成功举办。本次论坛由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主办,清华大学《住区》杂志承办,爬山虎访谈社发起,延续了设计周“新常态·新设计”的主题,通过新生代建筑师对其设计理念、作品、成长经历、生活状态的分享,探寻城市和建筑行业正在和即将发生的变化,建筑师如何突破自身职业,在一个更多元的社会中定义自己的角色?如何突破现有思维框架,承担社会责任并创造变革? 本次论坛分为上下两场,分别由清华大学贺鼎博士和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副教授钱云老师主持,邀请到清华大学建筑学院院长庄惟敏,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住区》杂志副主编王韬及各新生代建筑师参与讨论。 首先,由庄惟敏院长对论坛进行致辞,他提出在时代发展的背景下,“要给年轻人让让路”,表达了对新生代建筑师的期望与认可。 接下来进入建筑师主题演讲环节,上半场分别由dEEP Architects创始人李道德,LEAD Associate (Los Angeles ) 创始人李文勍,ZNA泽碧克建筑事务所董事,SMART度假地产专家委员会秘书长王旭,Studio of the Speculative Society创始合伙人王子耕进行演讲与交流互动,四位嘉宾分别从不同的视角分享了他们的设计理念,及对新生代建筑师未来发展的看法和见解。                   李道德,演讲题目:从高技到乡土——dEEP的设计实践与探索                     李文勍,演讲题目:近观跨学科平台之上的美国建筑教育                     王旭,演讲题目:建筑师为什么要跨界                  王子耕,演讲题目:视而不见 —— 一种抵抗的可能 短暂的茶歇过后进入下半场的建筑师主题演讲,分别由众建筑事务所的创始人之一何哲、多相建筑事务所的创始人之一贾莲娜、度态建筑事务所创始人朵宁以及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博士后王蔚进行展示分享,从他们所设计的方案入手,进一步阐释了对建筑的理解,为在场的观众开拓视野与思路。            众建筑/众产品,演讲题目:众工业——众建筑/众产品的设计实践与探索                    多相建筑,演讲题目:生长的建筑                       朵宁,演讲题目:阿基米德 Archi-maker : 建筑师与创客                     王蔚,演讲题目: “生菜屋”的前世今生设计实践                     本次论坛上青年建筑师们将新颖的观点和设计理念巧妙地呈现,关于建筑行业的种种新思维丰富而具有活力。看到新生代建筑师的他们,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的建筑业将会有更好的发展。

“2016清华设计学术周”开幕式及主旨论坛在清华大学蒙民伟音乐厅举行

      今日,“2016清华设计学术周”开幕式及主旨论坛在清华大学蒙民伟音乐厅举行。会议主题为“建筑之本原 · 哲匠之精神”(Architecture Genius · Artisan Spirit)。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主任陈锋,德国驻华大使馆文化参赞郝志强(Enrico Brandt),德国联邦建筑师协会(BAK)副会长拉尔夫·尼贝加尔(Ralf Niebergall),中国建筑学会原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建筑学报》主编周畅,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执行总建筑师、方案创作工作室主任邵韦平,清控人居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副董事长吴晞,清华大学建筑学院院长、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院长、总建筑师庄惟敏出席并致辞。

“2016清华设计学术周”主旨论坛 设计院顾问总建筑师胡绍学先生演讲

“2016清华设计学术周”主旨论坛主题为“建筑之本原 · 哲匠之精神”(Architecture Genius · Artisan Spirit)。上午,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顾问总建筑师胡绍学以“从拙匠到哲匠——回忆梁思成先生的教诲”为题进行了演讲,通过追忆昔日求学时的轶事,表达了其对“拙”与“匠”的理解。 北京·清华大学

“2016清华设计学术周”主旨论坛 中国工程院院士孟建民先生演讲

“2016清华设计学术周”主旨论坛主题为“建筑之本原 · 哲匠之精神”(Architecture Genius · Artisan Spirit)。上午,中国工程院院士孟建民以“建筑师的转型”为题进行演讲,分析并总结了勒·柯布西耶、密斯·凡·德罗、赖特、扎哈·哈迪德等建筑师在其个人职业生涯中的设计理念变化特征。

“2016清华设计学术周”主旨论坛 Nickl & Partner建筑设计股份公司总裁克里斯蒂娜 ·尼克-薇勒女士演讲

“2016清华设计学术周”主旨论坛主题为“建筑之本原 · 哲匠之精神”(Architecture Genius · Artisan Spirit)。上午,Nickl & Partner建筑设计股份公司总裁克里斯蒂娜 ·尼克-薇勒以“治愈性建筑 —文化的挑战!”(Healing Architecture – A Cultural Challenge! )为题、围绕其多年医疗建筑设计的经验进行了演讲。

学术周主旨论坛下午场正在进行,主持人刘玉龙先生。第一位演讲嘉宾 迹·建筑事务所(TAO)创始人、主持建筑师华黎先生

以“建筑之本原 · 哲匠之精神”(Architecture Genius · Artisan Spirit)为主题的2016清华设计学术周主旨论坛下午场正在清华大学蒙民伟音乐厅举行。下午的论坛由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副院长、副总建筑师刘玉龙主持。第一位演讲人迹·建筑事务所(TAO)创始人、主持建筑师华黎以“探寻设计的起点”为题,“引经据典”例举近现代建筑史上的大师经典作品,并以四川德阳孝泉民族小学、武夷山竹筏育制场、北京通州运河森林公园林建筑、北京白塔寺地区四分院和竣工在即的云南新寨咖啡庄园等TAO近几年的实践项目为例,细述了他对建筑本原的理解和对设计朴素本质和设计起点的不懈追求。 北京·清华大学蒙民伟音乐厅

首日下午场: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副院长张利教授发表演讲

以“建筑之本原 · 哲匠之精神”(Architecture Genius · Artisan Spirit)为主题的2016清华设计学术周主旨论坛下午场正在清华大学蒙民伟音乐厅举行。下午第五位演讲嘉宾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副院长张利教授以“身体空间与工艺”为题,通过玉树嘉那嘛呢游客到访中心、北京南锣鼓巷游客中心、山西高平商务印书馆乡村阅读中心等几个建成和在建案例的介绍,逐一分析了建筑过渡空间、翻修空间和街道空间中的游戏性。

首日下午场:AECOM中国区建筑设计副总裁钟兵进行演讲

以“建筑之本原 · 哲匠之精神”(Architecture Genius · Artisan Spirit)为主题的2016清华设计学术周主旨论坛下午场正在清华大学蒙民伟音乐厅举行。下午第四位演讲嘉宾AECOM中国区建筑设计副总裁钟兵,以“中国语境下的全球设计”为题,以北京雁栖湖国际会都核心岛(2014APEC峰会地址)、深圳招商蛇口太子湾展示中心、华为研究中心、深圳红山综合体等项目为例,与大家交流了以AECOM为代表的大型设计机构在设计愿景、设计策略和设计表达中所一贯追求和贯彻的匠心。

首日下午场:URBANUS都市实践建筑设计事务所创建合伙人孟岩先生发表演讲

以“建筑之本原 · 哲匠之精神”(Architecture Genius · Artisan Spirit)为主题的2016清华设计学术周主旨论坛下午场正在清华大学蒙民伟音乐厅举行。下午最后一位演讲嘉宾URBANUS都市实践建筑设计事务所创建合伙人孟岩,以“‘入世:都市介入的态度’”为题,从深圳南山婚姻登记中心、雅昌艺术馆、中电综合楼、粤海文体中心、北京鲜鱼口地区四合院改造研究等项目为例,诠释了都市实践对待自然、传统、现实、城市和未来的“入世”态度。

温馨提示:10月13日学术周会议日程

 建筑专业分论坛 10月13日(第二日) 新趋势•新方法:转型期的城市实践 09:00-12:00 清华大学建筑设计中心楼绿色报告厅 (合作单位:中国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 主持人: 庄惟敏 |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院长、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院长 时间流程: 第一环节:开幕致辞 9:00-9:15 庄惟敏 第二环节:主题讲演 09:15-09:35 吕斌 | 北京大学教授、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副理事长、住建部城市设计专家委员会委员长 从实测数据看大都巿圈发展格局的"非常识"—— 以东京为例 09:35-09:55 冯奎 | 国家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秘书长、研究员 通往创新之路:新城新区的战略调整 09:55-10:15 边兰春 |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 城市设计的价值与策略 10:15-10:35 梁钦东 | AECOM中国区规划设计与经济副总裁 未来城市发展与蓝绿网络建设 10:35-10:50 茶歇 10:50-11:10 李全宇 | 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城乡发展规划研究分院副院长 基于空间数据分析的城市设计工作框架探索 11:10-11:30 盛强 | 北京交通大学副教授 大数据时代的空间句法研究与实践 11:30-11:50 杜澍 | 国家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规划院战略所所长 第三环节:闭幕&嘉宾合影 11:50-12:00 中德论坛:针对中国大都市的创新型城市与环境规划 Innovative Urban and Environment Planning for the Megacities in  China 10:00-16:30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王泽生报告厅 会议流程: 09:30-10:00 嘉宾签到 10:00-10:40 主持人介绍会议主题 蒂尔曼•普林茨/Tillman Prinz | 德国联邦建筑师协会(BAK)秘书长 嘉宾致辞 庄惟敏 |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院长、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院长 彼得·拉特尔特/Peter Rathert | Head of Division of the Federal Ministry for the Environment, Nature Conservation, Building and Nuclear Safety 拉尔夫·贝克尔/ Ralf Becker| 德意志联邦共和国驻华大使馆第一秘书 拉尔夫•尼贝加尔/Ralf Niebergall | 德国联邦建筑师协会(BAK)副会长 10:40-11:00 主题演讲 尤根•恩格尔/Jürgen Engel | KSP建筑师事务所经营合伙人 |  都市的挑战/Challenge Urbanity 11:00-12:30 小组讨论 绿色城市与生活质量/Green City and Life Quality Dr. Tillman Prinz 德国联邦建筑师协会 ( BAK ) 秘书长 -Joachim Wendt | schneider+schumacher建筑师事务所 -Quinn Lu | 五合国际(5+1 Werkhart Group) -Stephan Jentsch | OBERMEYER规划及咨询公司 -Sun Lei | AXIS项目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Philipp Meuser | Meuser建筑师事务所、DOM出版公司 - 沈亚 | 德国欧亚瑟集团中国区总经理 12:30-14:00 午餐休息 14:00-14:20 主题演讲 赫尼慕斯•尼克/Hieronimus Nickl | Nickl & Partner 建筑事务所国际项目负责人  关于可持续发展建筑理念/Sustainable Architectural Concepts 14:20-15:45 小组讨论 德国环境及气候保护的创新科技/Innovative Technologies for the Environment and the Protection of the Climate from Germany - 彭妮可/Nicole Pillen | 德国能源署(dena)建筑能效部副主任 - 拉尔夫·贝克尔/ Ralf Becker | 德意志联邦共和国驻华大使馆第一秘书 - 托比亚斯·瓦里塞尔Tobias Wallisser | LAVA 建筑事务所(Laboratory for Visionary Architecture) 欧洲地区主任 -Rafael Suchan | LANXESS朗盛上海颜料有限公司 15:45-16:00 咖啡/茶点 休息时间 16:00-16:30 总结及展望 蒂尔曼•普林茨/Tillman Prinz | 德国联邦建筑师协会(BAK)秘书长 16:30 会议结束 结构专业分论坛 10月13日(第二日) 09:00-12:00 清华大学建筑设计中心楼舜德厅 主持人: 刘彦生 | 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结构专业总工程师 时间流程: 09:00-12:00 孙逊 | 东南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 | 大跨度结构选型机理 主题阐释: 大跨结构是力学、材料、科技发展的结晶,是展示结构工程师综合能力的舞台,是结构工程师不被软件和机器取代的最后堡垒。讲座将通过几个工程实例,讲述如何做好从普通的大跨梁板到复杂的大跨空间结构体系的结构方案设计。 电气专业分论坛 10月13日(第二日) 13:30-17:30清华大学建筑设计中心楼舜德厅 主持人: 徐华 | 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电气专业总工程师 时间流程: 13:30-15:30 陈众励 | 上海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 | 金融建筑电气设计规范要点剖析 主题阐释:针对规范涉及的金融建筑、金融设施的分级、供配电、变电所、应急电源、电磁兼容与防雷接地、智能化及机房工程等要点、重点、难点进行剖析。 15:45-17:30 郭红艳 | 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电气专业副总工程师 | 中海油天津研发产业基地建设项目智能化深化设计 主题阐释:本工程智能化系统包含建筑设备监控系统、安全技术防范系统(安全防范综合管理系统、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入侵报警系统、电子巡更系统、出入口控制系统、停车场管理系统等),通过智能化系统设计使中海油天津研发产业研发基地达到5A级办公建筑标准。 曾杰梁 | 海康威视行业解决方案总监 | 超大型社区智能安防规划 主题阐释:将统一的综合安防系统与前沿的安防技术应用融合,提高社区的智能化水平,减少建设和运维成本;结合超大社区内通过对智能化终端的各类物联数据的联网管理,帮助用户更好地实现管理和应用需求;在各类互联网及移动端进行应用和推广,帮助业主获得更好的体验,同时也创造社区的新商业价值。

新趋势·新方法:转型期的城市发展策划

   今日上午,2016清华设计学术周“新趋势·新方法:转型期的城市发展策划”论坛在清华大学建筑设计中心楼绿色报告厅举行。清华大学建筑学院院长、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院长庄惟敏出席并致辞。北京大学教授、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副理事长吕斌以“从实测数据看大都市圈发展格局的非常识——以东京为例”为题进行演讲,分析了日本城市活性化的经验及教训。国家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秘书长冯奎以“通往创新之路——新城新区的战略调整”为题,介绍了多种创新共同体、协同发展模式、政策创新等。

中德论坛:针对中国大都市的创新型城市与环境规划(Innovative Urban and Environment Plannin

清华大学住区杂志 #2016清华设计学术周·中德论坛# 2016年10月13日上午,以“针对中国大都市的创新型城市与环境规划(Innovative Urban and Environment Planning for the Megacities in Chin)”为主题的中德论坛在清华大学建筑学院举行。论坛由德国联邦建筑师(BAK)秘书长蒂尔曼·普林茨主持并介绍会议主题。

中新社报道

中新社昨日关于学术周的新闻报告: http://www.chinanews.com/cul/2016/10-12/8029527.shtml 敬请关注~

2016清华设计学术周“新趋势·新方法:转型期的城市发展策划”论坛

今日上午,2016清华设计学术周“新趋势·新方法:转型期的城市发展策划”论坛在清华大学建筑设计中心楼绿色报告厅举行。清华大学建筑学院院长、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院长庄惟敏出席并致辞。北京大学教授、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副理事长吕斌以“从实测数据看大都市圈发展格局的非常识——以东京为例”为题进行演讲,分析了日本城市活性化的经验及教训。国家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秘书长冯奎以“通往创新之路——新城新区的战略调整”为题,介绍了多种创新共同体、协同发展模式、政策创新等。

2016清华设计学术周“新趋势·新方法:转型期的城市发展策划”论坛

今日上午,2016清华设计学术周“新趋势·新方法:转型期的城市发展策划”论坛在清华大学建筑设计中心楼绿色报告厅举行。北京交通大学副教授、环境行为学会委员、空间句法公司高级顾问盛强以“大数据时代的空间句法研究与实践”为题进行演讲,展示了其在北京持续近10年的对城市活力与空间形态的基础研究,以及以数据为基础的空间模型如何服务于规划和设计工作。国家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规划院战略所所长杜澍以“国家战略下的城市设计——以西宁市南川片区城市设计为例”进行演讲,借由此案例探讨了如何把国家战略的要求体现在城市设计中。

\"2016清华设计学术周“中德论坛

今日,清华设计学术周“中德论坛:针对中国大都市的创新型城市与环境规划”(Innovative Urban and Environment Planning for the Megacities in China)在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王泽生报告厅举行。下午,Nickl & Partner建筑事务所国际项目负责人赫尼慕斯·尼克(Hieronimus Nickl)首先以“关于可持续发展建筑理念”(Sustainable Architectural Concepts)为题进行演讲,通过陈述Nickl & Partner建筑事务所在德国、中国及其他国家医疗保健与研究领域的建筑与规划活动的经验,阐明可持续发展建筑理念的主要特征。 北京·清华大学

\"2016清华设计学术周“中德论坛

今日,清华设计学术周“中德论坛:针对中国大都市的创新型城市与环境规划”(Innovative Urban and Environment Planning for the Megacities in China)在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王泽生报告厅举行。下午,德国能源署(dena)建筑能效部副主任彭妮可(Nicole Pillen)介绍了中德两国在高能效建筑、生态建筑等方面的合作现状及意义。之后,LAVA(LaboratoryforVisionaryArchitecture)欧洲地区主任托比亚斯·瓦里塞尔(Tobias Wallisser)进行了演讲,通过分析其事务所的设计案例表达可持续建筑设计理念。 北京·清华大学(商圈)

中德论坛——微博话题讨论

http://weibo.com/p/10080868d399ae5fd8b78d1876e18873f30b26?k=2016清华设计学术周·中德论坛&from=501&_from_=huati_topic 点击链接,进入中德论坛微博话题讨论页面  关注中德论坛实况

预告:\"2016清华设计学术周“10月14日活动日程

“2016清华设计学术周”10月14日活动日程: 09:00-12:00  建筑产业现代化技术论坛-装配式钢结构住宅的设计研发与具体工程实施方法(含清华大学新技术新产品发布) 清华大学建筑设计中心楼绿色报告厅 13:30-17:30  当代会展建筑跨界融合与创新分论坛 清华大学建筑设计中心楼绿色报告厅 09:00-12:00 /13:30-17:30 暖通专业分论坛 清华大学建筑设计中心楼舜德厅 09:00-12:00  给排水专业分论坛 清华大学建筑设计中心楼第四会议室。 座位有限,报名火爆!请您提前签到入场。

2016清华设计学术周“建筑产业现代化技术论坛-装配式钢结构住宅的设计研发与具体工程实施方法”

今日上午,2016清华设计学术周“建筑产业现代化技术论坛-装配式钢结构住宅的设计研发与具体工程实施方法”在清华大学建筑设计中心楼绿色报告厅举行。 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副院长侯建群作为主讲人,对钢结构住宅在实际应用中遇到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并探讨了结构体系、三板配套、钢结构被动式住宅等多种技术问题。 

2016清华设计学术周“建筑产业现代化技术论坛-装配式钢结构住宅的设计研发与具体工程实施方法”

今日上午,2016清华设计学术周“建筑产业现代化技术论坛-装配式钢结构住宅的设计研发与具体工程实施方法”在清华大学建筑设计中心楼绿色报告厅举行。后半场,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副院长侯建群以“优质优价”为关键词,与现场观众一起探讨了市场推广的问题。

2016清华设计学术周“北京2022与社区健康空间”论坛

今日下午,2016清华设计学术周“北京2022与社区健康空间”论坛在清华大学建筑设计中心楼绿色报告厅举行。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副院长、教授张利担任主持。北京市规划委员会总规划师兼市规划院院长施卫良首先以“人文关怀 品质生活”为主题,从工作背景、价值导向、实践探索三个方面进行演讲,分析北京的城市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现状,举例纽约、波士顿等城市的先进经验,提出“能用、好用、想用”的基本价值导向转变,最后以北京方庄、回龙观为例介绍针对人口老龄化、停车、拥堵等问题的解决方案。

  • 设计院网站二维码
  • 设计院微信二维码